東北網3月23日訊 甘願自我封閉,與外界的聯系就是一根網線,沈迷於動漫、網絡,喜歡收藏,『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他們從來不同意,『外面的世界很無奈』倒是符合他們的信條,專家稱——『御宅族』生活≠前衛時尚
『御宅族』一詞來自於日本,據說已經形成了龐大的人群,而且是被當代的日本年輕人公認的一種前衛的生活方式。近來,我國也出現了所謂的御宅族。有人說,御宅族是現代社會的產物,現代科技為年輕一代提供了獨居生活的可能性,使他們足不出戶就能解決一切的生活問題。但是,家長們卻懮心忡忡,他們擔心御宅生活使自己的孩子脫離社會,成為沒有社交能力的邊緣人群。
宅男:最愛在自己的空間裡旅行
網友『超級游客』是哈市愛建濱江小區一棟被稱為『非常男女』公寓裡的住戶。不要因為住在這裡就認為他是有一定經濟實力的『白領』,他實際上至今都沒有工作,是個不折不扣的『宅男』。『超級游客』的媽媽是黑龍江大學外語學院的教授,為了這個兒子沒少操心。
聽說記者要采訪宅男,『超級游客』的媽媽倒是挺支持,『你們勸勸他或許好使,這麼大了成天在家待著,不就廢了嗎?』
『超級游客』高高的個子,時尚的穿著,長發蓋住眼睛,與同齡人沒什麼區別。只是面色有點灰白,這是生活習慣在他的外表上留下的特征。他告訴記者,大學畢業後,他就急不可耐地鑽到家裡成了宅男。『上大學的時候我也挺「宅」的,可是在宿捨裡面呆不住,幾天不上課,導員就來找你了。』
『超級游客』說,對於一個御宅族,房間就是他所有的秘密。走進一個御宅族的房間,就等於走進了他的內心世界。那麼,御宅族的房間什麼樣呢?據記者的觀察,主要有這樣幾個特征:首先,屋子不需要太大,因為御宅族不與外界接觸,日常活動也不需要太大的空間,而且,他們往往缺少經濟來源,所以,房間越小越好。其次,房間裡面家用數碼設備、電器不可少,特別是冰箱,速凍食品不可少。至於『超級游客』自己,他的主要食物是速凍餃子,『餃子的營養還算是比較豐富吧。』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網絡和大量的動漫。『超級游客』說:『網絡和動漫都是御宅族最主要的生活內容,網絡是我們與外界聯系的紐帶,有些御宅族就是為網絡而生的;而動漫則是絕大多數御宅族「宅」的理由,躲在家裡能不受打擾的看動漫書,對我們來說就是最愜意的事情。』
在『超級游客』家裡,動漫書約有幾千本,這還不算多,據他介紹,他有個朋友通過網上書店從日本和香港購買動漫,一次就要花掉上萬元。
宅女:半『宅』的生活很無奈
據『超級游客』介紹,在哈爾濱應該有不少像他這樣的宅男,有些人之間是朋友,也有聯系。但是御宅族之間的聯系,與網友之間的聚會是不一樣的,他們僅限於在網上聊兩句,有時一個月可能也聯系不上一次,原則就是大家不打擾對方的生活。在他的幫助下,記者找到了宅女『玫瑰天堂』。
『玫瑰天堂』的真名叫劉淑冰,本是哈爾濱一家大型廣告公司的創意美編。按道理,像她這種職業的人是『宅』不起來的,可是,偏偏她厭倦了沒完沒了的社交生活,於是,宅女就成為了她回歸自我的一種方式。
劉淑冰說:『有許多人會認為,你們這樣生活與社會脫節,與普通人不一樣,可實際上,現代社會已經給生活提供了無限的可能性,現代人不與外界接觸也可以過得豐富多彩。』劉淑冰在上班的時候是正常的生活,可是下班之後或者是節假日,她就變成了一個典型的宅女。
劉淑冰自稱只算是個半『宅』,她希望自己能像其他御宅族一樣過全『宅』的生活,『可是,經濟來源無法保障。』劉淑冰告訴記者,像她這樣的半『宅』為數不少,宅男宅女並不是完全都是靠父母生活,相當一部分靠打工維持生計,但只要經濟上許可,他們就會回到家裡御宅而生。
劉淑冰認為御宅族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都喜歡收藏。『我們的收藏與傳統的古董是不同的,御宅族的收藏主要集中在玩具和畫冊上,只要是喜歡,我們不管它今後有沒有昇值的空間。』劉淑冰認為,御宅族的收藏也是回歸內心的一種體現。
專家建議接受心理輔導
在一個叫做『豆瓣網』的網站上對御宅族的定義是:『癡迷於某事物,足不出戶,依賴電腦與網絡,厭惡上班或上學,另伴有收藏癖的新新人類。』
御宅族們享受『宅』的生活,可是家長們卻懮心忡忡。『超級游客』的媽媽對記者說:『我一想到他的樣子就頭疼,人總是還要勞動的吧,還是要與其他人接觸的吧,都像他們這樣待在家裡,社會上有這個人和沒有這個人還有什麼區別?』
哈爾濱心理衛生中心主任張聰沛20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現在這樣的患者非常多,昨天剛接待了3個這樣的孩子。』
張聰沛說,所謂的御宅族從病理上不算病,但存在心理上的問題。這種心理問題呈現出兩方面的癥狀,一是意志減退,另一個是涉交恐懼。有兩種孩子容易出現這種問題,一是不敢面對社會,一是暫時無事可做,比如高中畢業生或者是大學畢業生等。從個體特征上分析,他們大多存在人格的不完整。具體說,性格上的軟弱,不敢克服困難壓力、自戀、貪圖安逸等等。患者一旦習慣這種生活就很難走出去。
對於存在這種心理問題的孩子,家長不能采用過激的方法,而應該循序漸進,先由家長陪著他們逛街,讓他們適應人群裡的生活,即使在家裡也要給他們安排學習任務,避免其意志的減退;然後,再帶著他們參加親友圈子裡的社交活動。存在這種心理問題的孩子一般都要接受心理輔導。
張聰沛提醒經常上網的年輕人,『千萬不要把御宅族當成一種時尚的生活,這樣的患者其實早已有之,在沒有網絡的時候一般是看書和看電視,現在之所以這樣的患者增多,根本原因還是不能承受各種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