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5日訊 2008年的央視春晚,一位盲人惟妙惟肖地模仿文興宇、馬三立、曾志偉的聲音,而他唱的一曲《期待》更是成為春晚的一大亮點,他就是《星光大道》2007年度總決賽冠軍———楊光。楊光說,假如有一天他的眼睛能夠看見,最想看到的就是媽媽的手……
長大後我也要當水手
1979年,楊光出生於哈爾濱一個普通家庭。8個月大時,他不幸患了視網膜母細胞瘤。因為父母都要上班,楊光被送到了爺爺奶奶那裡。爺爺奶奶有一部小收音機,無論他們帶著楊光走到哪裡,小收音機都是響著的。也許是因為眼睛看不見的緣故,小楊光對聲音特別敏感,收音機裡播的歌曲,他只要聽一遍就能哼出來。
楊光上學後,爸爸媽媽把他接回了身邊。一個星期天,媽媽牽著他到公園去玩。在一座人物雕像前,媽媽停下來讓小楊光撫摸。小楊光的小手撫過雕像,好奇地問:『媽媽,這是什麼呀?』媽媽說:『是一位水手,雖然普通,但是人們心中的英雄。因為不論是風平浪靜還是狂風暴雨,他都始終保持傲立的姿態,一面吶喊,一面與大海搏斗……』小楊光聽得出了神,他喃喃地說:『媽媽,長大了我也要做一名水手。』
要讓這個世界看見我
1998年7月,楊光高中畢業。恰好此時,北京一家殘疾人藝術團在全國范圍公開招聘,酷愛藝術的楊光悄悄報了名。經過三輪考試,他從全國幾千名考生中脫穎而出!
楊光到北京上班後,經常隨團演出,足跡遍及全國,但他總覺得缺少點什麼。2001年的一天深夜,忙碌了一天的楊光回到宿捨,習慣地打開北京人民廣播電臺音樂頻道,一段熟悉的旋律隨即傳出:『……永遠在內心的最深處聽見水手說/他說風雨中這點痛算什麼/擦乾淚不要怕至少我們還有夢……』聽著聽著,一時靈感流遍他的全身,兒時媽媽牽著他的手觸摸水手雕像時的奇異感覺再一次抓住了楊光的心。這一刻,他明白了自己心裡的缺憾是什麼:在藝術團千篇一律的節目表演和固定的工作模式中,已經磨損了他拼搏的斗志和鮮明的個性……
第二天一大早,楊光就給爸爸媽媽打電話:『我想辭職!我要當歌星……』爸爸一聽急了:『你能闖個什麼呀,你能看見什麼啊!』『我雖然看不見這個世界,可是,我要讓這個世界看見我!』
楊光背著父母辭職了。他搬出了藝術團寬敞明亮的宿捨,租了一間只有八九平方米的陰暗潮濕的地下室,努力練起了表演。那段日子裡,母親陪在兒子身邊,給他帶來了生命中的陽光。
我最想看到媽媽的手
在楊光的爺爺奶奶相繼病逝後,2002年12月,楊光的父親又意外遭遇車禍身亡。楊光在家中陪了媽媽半個月,臨走那晚,他跪在媽媽跟前說:『媽媽,請你原諒兒子的不孝吧,我要回北京了。等我成功了,我再來接你!』
2007年7月,楊光在好朋友項洋的鼓勵下報名參加了《星光大道》。經過選拔,楊光進入了初賽。之後,他一路過關斬將,進入年度總決賽。
2008年1月7日,《星光大道》年度總決賽開始了。楊光以生動精湛的表演以及獨特的幽默感征服了評委和億萬觀眾,最終獲得2007年的年度總冠軍,按慣例也獲得了進入2008年央視春晚演出的入場券!
頒獎時,主持人畢福劍問楊光:『假如有一天你的眼睛能夠看見,你最想看到的是什麼?』楊光回答:『我最想看到媽媽的手。小時候,媽媽牽著我的小手送我去讀書、學唱歌。我一天天長大了,媽媽卻老了,手也粗糙了。我多希望有一天牽著她的手,陪她去公園散步……』此時,臺下已是唏噓一片,而觀眾席中的楊媽媽更是淚流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