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6日訊 面對連續三季持續乾旱的不利條件,黑龍江省各級政府和部門積極行動,急農民所急,想農民所想,從資金、工程、技術等多方面為農民抗春旱提供幫助,全力開展抗春旱保春種。
春旱秋抗早動手爭取抗旱主動權
鑒於近年來黑龍江省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乾旱周期,尤其是去年夏季全省更遭受了歷史罕見的夏伏連旱。為了在今年的農業生產中爭取主動權,從去年秋收之後,從省到地方就已經通過多種措施為抗旱提前做准備,真正做到了春旱秋抗。
去年秋季,省財政破例拿出7500萬元資金用於補助秋季深松整地,使全省深松整地面積達到歷史最高的1.1億畝,使這些耕地的蓄水保?能力大大提高,為今年農業生產奠定了比較好的先期基礎。各地市從去年秋季開始,也因地制宜開展了不同的抗旱工作。去年旱情較嚴重的哈爾濱市在去年秋季由市財政投入4000萬元,開展抗旱水源工程建設,今年一開春,全市所打700餘眼井就已經全部完成配套並達到開啟狀態。大慶市近年來積極發展節水灌溉並取得不菲成績,去年秋冬季,該市通過新上噴灌及提水設備、新打井、配套發電機組和動力電等方式,又再次新增節水灌溉面積76萬畝,為確保今年的糧食高產穩產提供了有力保障。
合理利用地下水全省新增萬眼補水井
資料顯示,黑龍江省現有水田中,灌溉有困難的總面積約316萬畝,對於那些缺少工程措施,地下水資源又相對豐富的地區來說,打深水井,是既符合長遠利益又利於眼下抗旱的好辦法。但是從全省總體來看,按一眼井灌100畝水田計算,316萬畝水田還需要打井3萬眼左右,顯然,這項工作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完成。
據記者從省防汛抗旱指揮部了解到,眼下一些地下水資源豐富且無水可灌的地區正全力搶打補水井。從去年秋冬到現在,全省共新打機電井10061眼。根據今年農業生產的總體要求,全省要盡最大努力保證水田面積不滑坡,同時從長遠出發,這些新打井都要打成基本井、深水井,以便可以長久使用。
截蓄地表水集水工程留住現有水源
面對異常嚴峻的乾旱形勢,各地還抓緊修建了集水工程,防止有限的水源白白流走,千方百計地將現有水源截蓄好,利用上。
肇源縣從去年秋冬開始,就對具備條件的灌區進行蓄水,現在已累計蓄水6000萬立方米。3月11日,新站鎮就開始用浮船蓄水,他們計劃用1個半月的時間,再蓄水2000萬立方米。
在水源極為緊張連城鎮供水都已出現困難的延壽縣,去冬今春以來,共投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抗旱資金2548萬元,加大了部分水庫、灌區渠首、田間配套工程、渠道清淤等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力爭通過強化工程建設提高農田供水保證率。大慶市今年以來共新建水田浮船抽水泵站6座,解決水田渴水面積16萬畝,目前,6座浮船泵站的船體焊接工作已基本完成,其餘工程預計3月底前全部完工;同時水務部門還對肇源、杜爾伯特、林甸三個水田縣的32座提水泵站全部組織專人進行全面檢修和維修,確保全部達到合閘出水狀態。
根據省防汛抗旱指揮部的統計,從去年秋季到現在,全省共新建塘壩66座、蓄水池315處,新購抗旱設備6057臺套,新購大小水桶33166個,泵站350處。修復水毀工程721處,渠道清淤3006公裡。
此外,為了解決當前全省水源異常緊張的問題,省防汛抗旱指揮部已經建議省政府請示水利部在抗旱高峰期加大尼爾基和豐滿水庫的放水量,並協調相關部門加大蓮花水庫和大頂子山水利樞紐的放水量,以滿足沿江河地區農業抗旱用水。
超常投入7.9億為抗旱提供保障
今年以來,各級政府對抗旱投入源源不斷。繼2月末,國家第一次為黑龍江省下撥1800萬元抗旱資金後,近日黑龍江省又緊急動用省長預備金,再次下撥3500元用於重旱區抗旱打井以及渠道清淤。3月24日,記者從省防汛抗旱指揮部獲悉,省財政廳和省水利廳再次緊急下撥小農水資金1.3億元用於抗旱打井。統計顯示,從去年秋天到現在,全省已經累計投入資金7.9億元。不同常年的資金投入給今年的抗春旱工作提供了保障和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