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7日訊 3年前,因排污管線損壞,原松江電機廠廠區內千餘棵樹齡達50年的珍稀樹種黃波欏被活活泡死。多名林業專家聯名上書市長反映此情況,有關部門對排污管線進行了修復。3年過去,松江森林如今的情況卻更加令人擔懮:砍樹、種田、放牛、排污、傾倒垃圾……人類行為已經嚴重毀壞了這裡的生態環境。
肆意砍樹『圈地』進行時
19日10時許,記者來到松江森林進行調查時,發現一老漢正用鋸鋸樹枝。記者上前詢問時,老漢說要鋸樹枝給地做樁子。見記者不停詢問,老漢收起鋸,表示不再鋸了,同時小聲嘀咕說:『我頭回兒來鋸,就有人管我。』沒等走出100米,記者又發現了一個鋸樹的人。見有人來,那人扔下鋸好的樹枝跑掉了。
原松江電機廠職工、目前仍住在附近的陳萬珠和蘇哈告訴記者,原松江電機廠所在位置是城鄉接合部,每年春天,都會有很多周邊居民湧入森林,開荒種地。為了『圈地』,他們經常一口氣砍掉幾十棵樹。在樹林裡,記者每走出500米左右,就能發現被人圍起來的耕地。
陳萬珠告訴記者,過去有些人為了不給人口實,通常先想辦法把樹弄死再砍掉。弄死樹的方法有很多,有人是先把樹剝皮,樹沒有皮,漸漸就死了;還有的人砍樹枝,最後就剩個光杆兒了,樹也會死。殺死樹之後,他們再來砍,就很理直氣壯,說砍的是死樹,不犯法。陳萬珠說,還有的人肆無忌憚,死樹活樹一起砍。
樹林成了垃圾場
陳萬珠介紹,原廠區外面的一道圍牆是森林的人工屏障,隨著周邊地區的開發,建築工地越來越多,這道牆被破了。此後,一些人為了圖方便,便將建築殘土、生活垃圾統統倒進了森林。林子裡面一堆又一堆的殘土觸目驚心,有的已經將小樹埋倒。
與此同時,各種污染也在對森林不斷地蠶食。陳萬珠領記者去看,位於林子內的松江子弟小學旁邊,有一個發泡廠,工廠不斷排放的污水和黑煙對附近造成了不小的污染。
距離發泡廠不遠,記者又看見了一大群奶牛,正在悠哉地吃著飼料,旁邊還有一堆新砍下來的樹枝。陳萬珠說:『天氣暖和的時候,養豬、養鴨、放牛、放羊的就都出來了,動物到處啃草、啃樹皮。這哪裡還是森林啊,都成了畜牧場、垃圾站了。』
松江森林到底歸誰管?
市國土資源局土地資源處相關負責人王麗介紹,松江電機廠破產時,該處曾實地考察,認定廠內有35公頃可履行土地變現手續。但廠區內55公頃的林地,國土資源局並未收回。
重組後的哈爾濱松江電機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周顏介紹說,市國資委曾經委托他們看護廠區,『主要看房產,院子裡不要著火。樹,沒有人來委托我們負責這一塊。』他認為,他們目前只應該負責經營『劃給我們的13公頃廠區』。
記者又找到了香坊區園林辦,計劃工程科陳科長告訴記者,園林分群眾附屬綠地和公共綠地,區裡負責公共綠地這一塊。松江森林是松江電機廠的附屬綠地,不歸他們管。『亂砍亂伐歸執法局管。我們對這塊綠地只是一個監管作用,發現誰砍樹,我們報告給有關部門去行使執法權。』陳科長說。
陳科長說,從2006年開始,區裡規劃要在那裡建一個森林公園,『給市裡打了很多報告,方案都出來了,規劃局也批了,後來什麼原因擱淺了,我們也不太清楚。』
家屬區裡的幾百名老職工在采訪中表示,建不建公園他們並不敢奢望,只希望有人能真正對這片樹林負起責任來,加強管理,保護好這片城市裡的綠洲。
有關松江森林的記憶
蘇哈告訴記者,他是1972年進入松江電機廠的,當時的廠區管理非常嚴格,外人輕易不能進入廠區。廠區內有綠地面積55公頃。那時候,林裡的鳥類很多,一到晚上,貓頭鷹就瞪著眼睛咕咕叫。到了春天,地上的草莓就開始結果實了,都是野生的,廠裡一些年輕人就蹲到地上撿著吃。小水泡也特別多,一到雨季,就能看見一群小青蛙在那兒腆著肚子呱呱叫。這些,都是存在於蘇哈記憶中的松江森林。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松江電機廠年年都被評為省市的優秀綠化單位。廠區內有一大片黃波欏林,黃波欏是珍稀樹種,樹質硬,經濟價值很高,可『沒人想過要動那些樹一個手指頭』。
2003年,松江電機廠破產,不到半年,那片郁郁蔥蔥的樹林也隨著敗落下去。『廠子成了廢墟,那片林子也徹底沒人管了。房子損壞了還可以再蓋,樹,不好整啊。那是百年的事。』蘇哈說。
陳萬珠說:『在這片地方生活工作了幾十年,眼看著它從輝煌走向沒落,令人痛心疾首啊!』
新聞鏈接
據香坊區園林辦給記者出示的一份《松江電機廠內綠地自然情況》顯示:廠區面積150公頃,綠地面積55公頃。1995年被定為省級生態林地。松江電機廠內共有樹木18702株,喬木17702株,灌木1000株,樹木品種包括松樹、楊樹、黃波欏、水曲柳、家榆、柳樹等,其中珍稀樹種黃波欏有1000餘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