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31日訊在方正縣農村,不能帶領村民致富的就別想當乾部。該縣精心開展的『村官述職承諾』活動,努力破解村級發展難題,探索出一條村級組織帶領群眾乾事創業的新途徑。
過去,在農村流傳過一句話:『村乾部除了要糧收款別的一概不管,他們屋裡定政策,農民街上想對策。』針對這些問題,方正縣委在2004年就開始組織人員深入到該縣8個鄉鎮67個村的300餘戶農家,研究分析制約農村發展的癥結。該縣大羅密鎮沙河子村以前因為村裡債務沈重,財務混亂,每年僅到縣裡上訪的人數就不下百人。『村官述職承諾』後,村乾部到村民家中征求承諾事項,並將進展情況及時公示,村務、政務、財務也隨時對村民公開。目前,該村上訪率為零,真正做到了信訪不出村。2005年和2006年,該縣分別獲得了『市級平安縣』和『省級平安縣』榮譽稱號。
該縣主要突出四個環節工作,即:群眾參與,啟動承諾;完善機制,保證踐諾;集中述職,民主評議;科學評價,分類考核。從年初的征取群眾意見,民主投票商議確定承諾事項,到有諾必踐,防止踐諾過程中流於形式的約束監督機制,到年末對當年的承諾事項進行公開的滿意度測評。縣委抽調乾部與8個鄉鎮組成聯合考核組,按季度深入各村實地考核,根據進展情況和群眾認可程度打分,評定出優秀、稱職、基本稱職、不稱職四個檔次,優秀的獎勵,不稱職的予以勸退和罷免。2006年,該縣對被評為不稱職的會發鎮永豐村黨總支書記給予免職,對寶興鄉柞木村村委會主任給予了勸退。
『村官稱職不稱職,由群眾來評判』,如今在方正縣這已經不是新鮮事。村乾部們覺得,乾不好工作沒辦法向鄉親們交代。會發鎮劉店村原來比較貧窮落後,村黨支部書記把發展特色經濟列為承諾內容,黨員乾部帶頭示范,引導村民種植中草藥,現已發展黃?、西洋參、五味子等北藥材2000畝,每畝產值可達4000元,僅此一項就使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600元。自開展『村官述職承諾』工作以來,該縣共形成特色產業村21個,特色種植大戶143個,特色養殖大戶127個,訂單水稻發展到40萬畝,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也由2004年的3161元增長到去年的481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