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31日訊 ( 李慶生 記者 高長利 ) 讓『松花江休養生息』政策出臺以來,黑龍江省環保部門采取一系列措施,給『疲憊』的松花江『減負』,取得顯著成效。目前,松花江水質狀況總體穩定、略有改善,松花江乾流Ⅰ~Ⅲ類水質比例昇高。
省環保部門的監測數據顯示,2007年松花江乾流入黑龍江水質達到Ⅲ類指標的頻率大幅增加;松花江水系Ⅱ~Ⅲ類水質比例比2006年昇高0.38%,劣Ⅴ類水質比例下降9.05%;與2001年相比,松花江乾流Ⅰ~Ⅲ類水質比例昇高1個百分點。
加速環保工程建設,松花江流域污染治理項目總開工率近七成
作為國家重要的老工業基地,黑龍江省企業生產設備陳舊、工藝落後、污染治理欠賬多。松花江流域內許多企業是高耗水、高排水行業,用水量和污水排放量都居高不下,排放的污染物負荷和強度較高,給松花江帶來了沈重的環境負擔。
省環保局局長李平說:『松花江是黑龍江人民的「母親河」,也是具有國際影響的跨界河流。從維護區域生態安全的大局和人民利益出發,黑龍江省將松花江污染防治作為環保工作的頭等大事來抓,加速推進重大環保工程建設,嚴格環境管理,從2008年開始,上一年度污染減排計劃沒有完成的市縣,在次年暫停審批增加同類污染物排放總量的建設項目,堅決落實國家提出的讓松花江「休養生息」政策。』
據介紹,國家已將松花江流域污染治理納入『十一五』發展規劃,總投資超過130億元。截至今年2月底,黑龍江省列入規劃的116個項目,已有齊齊哈爾市訥河污水處理工程等33個項目部分建成投入試運行,48個項目正在建設,總開工率近70%,完成投資20.4億元。
為進一步加強污染治理,黑龍江省政府提出,2008年國家規劃的116個松花江治污項目將全部開工;『十一五』期間將停止審批向松花江排放重金屬和持久性有機物等有毒有害物質項目。同時,將對未完成污染減排和松花江水污染防治階段性任務、環境影響評價執行率低、違反『三同時』現象嚴重、造成重大特大環境污染事故、環境風險隱患突出的行政區域,實行『區域限批』措施。
推進污水處理廠產業化,嚴格審批,加強水體監測,多措並舉推進污染治理
黑龍江省引入社會資本介入水務設施建設和運營,減輕了政府治理污染的成本,也提高了項目運作效率。省政府與清華同方和北美環境有限公司聯合體等企業簽署了污水處理廠產業化建設投資協議。目前,企業在黑龍江省投資已經超過7億元,在哈爾濱、佳木斯建設並運營了污水處理廠,恢復運行了之前無力運營的牡丹江市污水處理廠。
作為國家重要的石油和煤炭生產基地,黑龍江省依托石油和煤炭生產和加工的企業較多且多數是重污染企業。在新建和改建的項目對污染物排放量增加壓力增大的困難面前,黑龍江省以『剛性』治污措施全面清理與環境保護相悖的『土政策』,並淘汰、關閉了116家不符合產業政策的造紙、焦化、鋼鐵等企業。
同時,嚴格執行松花江流域環境准入條件,在建設項目管理和審查過程中對行業准入、公眾參與、項目選址等方面未能達到要求的124項目,實行退回、暫緩批准或不予批准。
為促進松花江全流域的可持續發展與和諧穩定,黑龍江省專門成立了松花江流域污染防治督察隊,加強流域水污染防治督察工作。另外,先後在枯水期、化冰期、汛期開展環境安全專項執法檢查和督察,以預防和阻止環境突發應急事故的發生。
為保護中俄跨界水體的水質和生態環境,中國和俄羅斯達成協議對跨界水體進行聯合監測。去年,環保部門對國家規定的黑龍江、烏蘇裡江、綏芬河和興凱湖跨界水體6個聯合監測斷面18條垂線的33個點位的40項指標進行了兩次聯合監測,共獲得分析數據2154個,所得數據匯總完畢後與俄方進行交換。近期,中俄專家又完成了界河、界湖的聯合采樣工作,並首次在冰封期進行采樣和聯合監測。隨後,雙方將對指定斷面的底泥進行取樣分析,對水樣、底泥的分析數據進行交換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