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專家:家長餐桌當"審判臺" 易使孩子患心病
2008-04-01 09:09:22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李木雙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1日訊 一想到吃飯就胃疼,近日,一名13歲的男孩小東因為對吃飯產生強烈恐懼,被父母送到省家庭素質教育指導中心。輔導老師發現,導致小東產生心理問題的原因,是父母習慣在吃飯時對他進行『餐桌審判』。據悉,因父母在吃飯時教訓孩子,導致孩子對吃飯產生恐懼等心理問題的案例逐年增加。

  據指導中心的周陽老師介紹,起初,小東的父母以為孩子是因為偏食而不愛吃飯,但近一年來,他們發現孩子每到吃飯的時候就會喊胃疼。輔導中,小東表示,每次吃飯時,父母都習慣性地批評教育他,不管是跟同學鬧矛盾、成績不好或是亂放東西,只要父母能想到可以教訓他的問題,都拿到飯桌上說,讓他沒有心情吃飯。一次,小東因為感冒,數學考試成績下降。晚飯時,他被父親用筷子指著鼻子教訓了半個多小時,還不許小東解釋。被教訓後,小東的心情特別不好,根本不想吃飯,可父親在說完他後,還逼著他吃飯。當時,小東強忍著心理的委屈,賭氣將一碗已經變涼的米飯全部吃掉,一點菜都沒吃。晚上睡覺時,他覺得胃裡脹痛得睡不著。以後,每次想到要跟父母吃飯,小東就會胃疼。

  周陽老師表示,小東胃疼的毛病,是對父母在吃飯時教訓他的一種心理潛在反抗的表現。因為被父母教訓後又被強迫吃飯導致胃疼,小東對跟父母吃飯產生恐懼。因此,每次吃飯時,都會暗示自己,可能產生胃疼經歷。周老師發現,很多父母認為,由於平時忙於工作,沒有足夠的時間跟孩子交流,為了不佔用孩子的學習時間,一些父母選擇在吃飯時教訓孩子。在被父母指責時,孩子很容易產生抗拒的情緒,這種抗拒情緒往往會反應在對他正在進行的行為的抗拒。因此,家長應該盡量避免在吃飯時批評孩子,營造愉快的吃飯氣氛,更有助於孩子對營養的吸收。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