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農民渴盼:科技護航 市場引路
2008-04-01 16:10:19 來源:東北網-農村報  作者:蔡韜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1日訊 在旱情嚴重、農資價高等不利因素影響下,我省的備春耕生產能否做到向科技要效益、向市場爭機會顯得尤為重要。春耕在即,記者走訪了黑龍江省部分鄉村發現,農民渴盼科技為種田助力,渴盼市場為增收引路。

  3月4日,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胡吉吐莫鎮的包慶章和40多戶農戶在家門口領到了今年備春耕的『科技處方』。其中一項新技術——玉米膜下滴灌很多農民弄不懂。記者趕到時,縣農委的技術員正挨家挨戶講解:一是改澆地為澆作物;二是減少蒸發,能夠增產、省水、增效、省肥、省力、降低成本……

  記者來到肇源縣福興鄉復興村黨支部,春耕生產技術培訓班正在舉行,種萬壽菊致富的吳慶奎、奶牛大戶李玉福和種菜養鵝大戶鄭五江等10名『土專家』走上講臺,介紹自己的絕活。村民高長林說:『過去也知道科技種地好,但自己文化淺,書本兒上的東西看不懂,如果沒有人下田指導,根本學不會。』

  雙城同心村有『辣椒村』的美名,全村農民幾乎家家戶戶種辣椒。青年農民王志說:『我家共有15畝菜地,今年打算都種辣椒。有規模纔能佔領大市場。去年我們開始到哈西大市場批貨,這下可開了眼界。打個比方,在雙城一天能賣四五百斤,在哈西一天就能賣四五千斤。和市場比,我們現在種的規模就小,回來大伙一合計,都打算擴大規模。』

  對克山縣的大部分農民來說,今年種地很輕松。為調整種植業結構,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克山縣積極發展訂單產業。春節前,農民們與哈爾濱、大連等地的客商正式簽訂了大豆、馬鈴薯、玉米、甜菜等農作物的種植合同。除了保護價收購,如果農民的土地因為天氣原因或自然災害而造成減產或絕產,客商將給予相應的補償,每畝地最高賠付金額達400元。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