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2日訊 為了找一個合適的保姆,市民楊先生已經跑了10多次家政公司,電話打了幾十個,可還是沒有選到滿意的。眼看著家政公司裡坐著一排排的保姆,可自己就是僱不著,楊先生感嘆:找個保姆比找對象還難!
『相親』:保姆用戶互相挑
楊先生對記者說,自己的要求並不高,只是想找個乾淨利索的人兒,幫助做家務,一周可以休息一天,平時做三頓飯,每月500元錢。本以為這樣的條件很好找,可到了家政公司,工作人員將他家的情況公布後,坐在大廳裡等活的幾十名保姆無一心動。究其原因,一位保姆含糊地表示:價錢太低了。此後,楊先生多次用電話詢問,公司都表示沒有找到合適的。第四次去家政公司時,楊先生主動將報酬漲到了600元,好不容易有一位保姆感興趣了,可對方一聽說他家房子100多平方米,立即表示『活太多了,不好乾。』一周後,楊先生接到家政公司的電話:已幫他物色了一位。他興奮地趕到公司,上下打量了一番保姆,感覺形象不好,年紀偏大,尤其是聽說她不擅長做飯後,無奈地放棄了。
『相處』:缺乏寬容互相『炒』
算上剛剛辭掉的這個保姆,市民趙女士已經在短短一年內更換了11位保姆,每位保姆在她家中工作平均不超過一個月,最頻繁的一個月裡她辭掉了3位保姆。趙女士『炒』保姆的理由往往很簡單:做的魚香肉絲不好吃、浴缸刷得不徹底或是接電話次數過多。她認為,自己掏了錢就要享受到保姆高質量的服務,稍有不順意就將保姆辭掉。
保姆李大姐乾這行已經3年了,她在用戶家乾得最長的也沒超過兩個月。用戶不經意的一個動作,不經意的一句話,或是吃水果時沒有給她拿,李大姐都感覺這是對自己不尊重,給多少錢都不乾了,立即『炒』掉用戶。
業內:互相理解雙方受益
對於保姆和用戶之間互相挑剔、缺乏寬容的現狀,家政公司也很無奈。報達家政公司有關人士稱,近年來隨著保姆市場的迅猛發展,保姆與用戶之間比例嚴重失調,導致一些保姆身價看漲,開始挑活。同時,部分用戶對保姆期望過高,或認為付了錢就要全聽自己指揮,這些想法直接導致保姆和用戶之間的簽約率降低。保姆和用戶應互相理解,多些寬容,共同促進保姆行業的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