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西有"哈大齊"東有"煤電化" 黑龍江奏響東進序曲
2008-04-03 14:11:44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王瑋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3日訊 牡丹江、佳木斯、雙鴨山、七臺河、鶴崗、雞西,在黑龍江省被稱為東部六城市。東部六城市是黑龍江省煤炭等礦產資源豐富、城市相對密集、煤電化產業基礎良好、農業較為發達、對俄開展合作前景廣闊的經濟區域,也是全省重要的經濟增長區域。近日,黑龍江省出臺了《黑龍江省東部煤電化基地發展規劃》,旨在把東部地區建設成為以煤電化產業為主導,相關產業相互配套,煤電資源綜合利用,非煤支柱產業快速發展,區域城鄉經濟協調發展,生態環境和生活環境更加良好的重要經濟增長板塊。為深入宣傳《黑龍江省東部煤電化基地發展規劃》,積極推進東部煤電化基地建設,黑龍江日報推出『加快推進黑龍江省東部煤電化基地建設』系列專刊。

  黑龍江省東部煤電化基地建設規劃要覽

  中心詞:延長煤炭產業鏈

  發展原則: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新型工業化的要求,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發展方向:增加資源儲備,穩定煤炭產量,鞏固煤電生產,調控焦炭產業,大力發展煤化工產業,拓展替代產業

  發展途徑:以改革開放為動力,以高新技術為引領,以循環經濟為主要發展模式,以大項目建設為載體

  發展目標:努力把黑龍江省東部地區建設成為以煤電化產業為主導,相關產業相互配套,煤電資源綜合利用,非煤支柱產業快速發展,區域城鄉經濟協調發展,生態環境和生活環境更加良好的重要經濟增長板塊

  煤,黑龍江省東部的天然寶藏

  深藏在地下的煤炭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令人感到喜悅:煤炭市場持續產銷兩旺,煤炭價格穩中有昇,煤炭正在緊跟經濟發展的腳步,前景一片光明。作為煤炭資源大省,黑龍江省著名的煤炭城市主要集中在東部地區。2007年,東部地區煤炭產量9078萬噸,佔全省煤炭總產量的90.2%。

  煤炭被列為重點發展的產業之首。資源勘查是源頭。規劃中明確提出,要增加煤炭地質勘查投入,培育精乾高效的煤炭地質勘查隊伍,提高勘探裝備和技術水平。

  煤炭生產將在合理開發和有效保護中有序進行。規劃提出,要對焦煤等稀缺和特殊煤種實行保護性開發,加大褐煤開發力度。增加煤炭生產規模和接續產能,加快高產高效礦井建設。加快中小型煤礦的整頓、改造和提高,整合煤炭資源,實行集約化開發經營。繼續淘汰布局不合理、不符合安全生產標准、不符合環保要求和浪費資源的小煤礦。

  煤炭加工和綜合利用的前景將更加廣闊。在煤電化基地建設中,將重點采用先進技術和設備改造現有選煤生產工藝,提高煤炭產品的附加值。在主要產煤地建設一批先進選煤廠,在中小型煤礦較集中的地區建設中央選煤廠。有條件的地區還可以建設水煤漿代油項目,建設水煤漿廠配套輸送設施,開發水煤漿生產和應用大型化過程中的關鍵技術和設備。按照清潔、高效、充分利用的原則,開展煤矸石、煤泥以及與煤共伴生資源的綜合開發與利用。

  煤層氣(瓦斯)也將得到充分開發利用。堅持井下抽采抽放與地面勘探並舉,煤層氣開發利用與瓦斯災害治理並重,加速煤層氣資源勘查、開發利用和瓦斯綜合治理。

  電,讓煤變成會走的能源

  煤炭工業是黑龍江省的重要基礎行業之一。為了改變資源型省份面貌,保持經濟可持續發展,建設電力基地是調整產業結構的重要途徑之一。截至2007年末,黑龍江省並網運行的電廠197座,總裝機容量1518萬千瓦。大容量電廠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的負荷中心區和東部的煤礦坑口地區。

  在電源建設中,規劃提出,優化資源配置,按照煤電一體化的模式,加快大型坑口電站和中心城市大型熱電聯產等電源與調峰電站項目建設。在大型坑口電站項目中優先建設褐煤煤電化一體化工程,建設高參數、大容量、高效率、節水環保、調峰性能好的超臨界或超超臨界機組。重點推進七臺河電廠二期擴建、佳木斯熱電廠擴建等一批工程項目建設和前期工作。

  針對電網建設,規劃提出,適應電力體制改革要求,打破市場壁壘,優化資源配置,完善電網體系建設,建立電力統一市場,實施『北電南送』。完善和建設500千伏骨乾網架,提高中部與東部電網交換能力,使其他電壓等級電網與之協調發展。加強東部500千伏佳綏哈輸變電工程建設,在黑龍江省中部建成500千伏四角形受端環網。新建500千伏集賢、雞西和慶雲(七臺河)變電站,在黑龍江省東部形成500千伏『日』字型環網結構,開闢3條外送通道,提高東部煤電化基地的外送能力。研究並啟動黑龍江省1000千伏特高壓輸電工程。

  化,煤炭加工的新境界

  煤炭與煤化工是一對孿生兄弟。充分發揮煤炭資源豐富和產業基礎較好的比較優勢,大力發展煤化工產業,是東部煤電化基地建設中的一個重要著眼點。

  規劃提出,要優化資源配置和煤化工產品結構,積極利用先進成熟技術,密切跟蹤新開發的先進技術,不斷提高煤炭資源的利用率。培育一批大型煤化工企業,開發一批煤化工產品,打造龍江煤化工品牌,初步形成在國內外具有一定競爭力的煤化工產業集群。

  規劃還提出,大力發展煤炭氣化,采用潔淨煤加壓氣化技術生產合成氣,向下游延伸發展形成產業鏈條。延長煤氣化-甲醇-烯烴、煤氣化-甲醇-二甲醚、煤氣化-合成氨-尿素等產業鏈。整合焦油、焦爐氣資源,發展焦化深加工。延長煤焦化-焦油及焦爐氣、煤焦化-電石及下游產品。緊密跟蹤煤炭液化技術的發展,繼續做好煤炭液化項目前期工作。加強油頁岩開發利用,推進油頁岩生產粗柴油項目建設。

  園區是東部煤電化基地建設的重要載體。規劃提出,建設牡丹江、佳木斯、雙鴨山、七臺河、鶴崗和雞西等煤化工產業園。每個園區各有側重,互相配合,協力打造東部煤電化基地建設的美好未來。

  多業並舉加快轉型腳步

  發展替代產業,是資源型城市走可持續發展之路的必然選擇。東部六市在發展替代產業中各有千秋,都創造了驕人的業績。下一步,他們將重點放在新材料工業、冶金工業、農產品加工業、林木產品加工業、裝備制造業、生物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等替代產業上。

  新材料工業。堅持高起點發展與加快高技術改造傳統產業並重,建設新型材料基地,重點發展新型化工材料、非金屬工程材料等技術和產品。

  冶金工業。以市場為導向,調整產品結構,增加技術含量,促進產品昇級換代。積極利用俄羅斯鐵礦石資源,建設高附加值鋼鐵項目。

  農產品加工業。發揮區域生態優勢和資源優勢,采用先進適用技術和高新技術,加快食品工業產業昇級步伐,提高農副產品轉化程度和精深加工比重及農副產品綜合利用水平,健全以綠色特色食品為主導的新型食品工業集群。

  林木產品加工業。積極吸引國內外資金,培育一批擁有先進生產工藝和先進技術裝備、專業配套協作的龍頭企業,加快技術改造和新產品開發,推進林板、林紙一體化進程,擴大人造紙和造紙生產能力,延伸發展家具等木材精深加工,形成以人造板、造紙、家具為主的林木加工產業集群。

  裝備制造業。增強自主開發和創新能力,圍繞煤、電、化、冶金、材料、農產品加工等項目,打造具有核心技術的新型專用裝備制造業產業集群。

  生物產業。加快以生物制藥為主的生物產業發展,開發基因工程藥物和新生物制劑,加快動植物轉基因技術、生物環保技術、新型天然藥物的研究及產業化開發。

  現代服務業。重點培育現代物流、科技研發、金融保險、信息服務、商務服務和為農服務等六大生產性服務業。大力發展旅游業。

  六大煤電化產業園

  牡丹江煤化工產業園重點發展電石、聚氯乙烯、草酸、醋酸乙烯、聚乙烯醇、炭黑等產品,形成上、下游協調發展的產業鏈。佳木斯煤化工產業園重點發展甲醇、尿素、油頁岩生產粗柴油及煤化工下游產品。雙鴨山煤化工產業園重點建設甲醇、二甲醚產品精深加工等煤化工項目。七臺河煤化工產業園重點建設煤炭焦化基地,發展優質特種焦炭及煤焦油、焦爐氣綜合利用生產甲醇及精細化學品。鶴崗煤化工產業園重點建設煤炭氣化生產合成氨及肥料、甲醇及其下游產品開發、煤層氣開發和腐殖酸綜合利用等煤化工項目。雞西煤化工產業園重點建設甲醇制烯烴、電石和聚氯乙烯樹脂等煤化工項目。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