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6日訊 3月初,佳木斯市工商局接到農村監督舉報站舉報,稱當地一經營者經銷的肥料冒充美國二胺。他們查實情況,對經營者依法進行了處罰,並全部召回其售出的商品,及時維護了農民利益。此案件的查處,只是今年佳木斯市工商部門在『農資放心工程』中監管網絡、舉報處理、快速查處等一系列監管機制、措施的一個縮影。
3月26日,郊區四合村農民李某在家裡拿著『農資合同(訂單)』一邊清點著本村農資工作站為他送到家的二胺、尿素、復合肥等春耕所用物資,一邊笑著說:『工商部門在我們村建立的農資工作站,讓我們不出門就可以用上放心的農資商品,而且價格還優惠。』
這是今年工商部門深入實施以『執法、規范、服務』三結合為主要內容的『農資放心工程』活動一個具體場景。據了解,實施『農資放心工程』以來,不法分子乘農資價格上漲之機,鋌而走險侵害農民權益的違法行為得到了有效遏制。
實施『農資放心工程』一個重要內容就是要強化市場監管。為此,他們首先在全市開展了『紅盾護農保春耕執法專項行動』。以農村和城鄉結合部的農資經銷網點為重點范圍,以集中交易的農資市場、農村市場為重點區域,以農藥、種子、化肥和農機具等四大類農資商品為重點對象,切實加大執法力度和整治力度。僅今年以來,就查辦案件50餘起,涉案金額300餘萬元,為農民挽回經濟損失43萬元。
他們還積極開展社會監督,聘請社會監督員230多名,通過監督舉報,查處違法違章案件130多起。完善了12315舉報投訴處理機制,公布舉報電話36部,將打假護農工作網絡向農村延伸,在農村設立了『紅盾護農監督舉報站』200餘個,使不法經營者無處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