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瞭望》文章:『強調控』求解春耕險局
2008-04-07 10:49:26 來源:新華網  作者: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孫英威韓世峰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采取強力措施穩定糧食春耕生產,對於全年防控通脹至關重要

    在國內物價形勢嚴峻,全球糧價上漲、庫存大幅減少的背景下,我國能否穩定今年的糧食供需,成為穩定全年經濟和物價走勢的關鍵。

    《瞭望》新聞周刊近日采訪發現,我國最大商品糧生產基地黑龍江省,目前正面臨著糧食價格低迷、生資價格漲幅過快的局面,如不能對上述兩大減收因素進行有效調控,可能會挫傷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加之目前較為嚴重的北方旱情,全年糧食供需將面臨較大壓力,並進一步加劇通脹形勢。

    最新消息顯示,政府將進一步加大惠農政策,在今年預算安排『三農』投入5625億元、比上年增加1307億元的基礎上,再增加252.5億元投入,並主要采取直接補貼和提高保護價形式,以此改變種糧預期,穩定糧食供需。

    糧價低讓農民『惜售』

    近來,由於多個亞洲國家減少了大米出口量,作為全球大米價格基准的泰國大米報價,27日從每噸580美元漲到了每噸760美元,漲幅超過了30%,世界糧食價格連連走高。昨(2)日,國內大米價格是否將受國際影響?記者在成都的多家大型商場、超市看到,大米供應有餘,沒有漲價。

    去年入秋新糧上市後,黑龍江省的糧食銷售價格就一直在低價位徘徊。為保護農民利益和種糧積極性,全省大部分地區於去年底首次啟動了水稻最低收購價,對農民水稻進行托市收購。但因托市價格與上年同期水稻市場價格差距較大,許多農民產生了『惜售』心理,導致餘糧銷售緩慢。

    哈爾濱市政府的一份調查顯示,從三大作物看,糧價下跌突出體現在稻谷上,受災減產突出體現在玉米和大豆上。去年國家稻谷收購保護價為0.75元/斤,但受整個東北地區稻谷市場疲軟的影響,秋收以後市場收購價格持續走低,遠遠低於2006年平均1元/斤的收購價格,達到了近年來的低點。以目前稻谷最低收購價每斤0.75元、每畝投入約370元、產出1000斤估算,種植自有耕地的農民每畝收益為380元。按一家3口人算,平均每家15畝地,則全年全家務農收益為5700元。如果租用他人耕地,扣除每畝300?350元不等的土地流轉費用,則為虧損或勉強持平。

    糧食價格低迷致使農民產生『惜售』心理。雖然黑龍江省去年12月就啟動了托市收購,但本刊記者在黑龍江東部水稻主產區采訪時發現,農民手中仍有大量水稻等待出售。雞東縣雞東鎮古山子村有水田3060畝,去年水稻平均畝產約1100斤,但截止到3月初村裡的水稻只銷售了約20%。據雞東縣糧食局測算,雞東縣2007年水稻產量約19萬噸,截止到2月底,全縣糧食部門只收購了1.4萬噸水稻,其中托市收購水稻只有8100噸,全縣仍有15萬噸左右的水稻積壓在農民手中。

    延壽縣一位農業乾部說,2004?2006年農民種糧得到的實惠,在2007年稻谷價格大幅下跌因素影響下,幾乎損失殆盡。許多農民不惜用借『高利貸』的錢去還農信社的貸款,再用新貸款去還『高利貸』,代價巨大。從玉米和大豆的情況看,雖然玉米價格相對穩定,大豆價格漲幅較大,但由於去年旱情較重,兩類作物普遍減產,且種植面積較小,因此,種糧綜合收益整體呈下降趨勢。

    農資漲『吃掉』預期收益

    4月1日,在寧夏永寧縣李俊鎮,農民在田間勞作。近日,寧夏回族自治區通過了強農惠農12條意見,要求抓緊落實國家新增農資綜合直補政策。寧夏將再增加農資綜合直補資金約1.08億元,直補水平將達到48元/畝,超過全國40元/畝的平均水平。新華社記者 劉泉龍 攝

    在糧價低迷影響農民收入的同時,今春生產資料價格大幅上漲又使農民種糧成本大幅增加。這兩大減收因素同時出現,令農民種糧綜合效益明顯下降,農民生產積極性受到影響。

    受國際國內市場變化影響,今年春黑龍江省農資價格大幅上漲。據哈爾濱市政府部門的監測信息顯示,當前種子、化肥、農藥、農膜、柴油等生產資料價格與去年相比平均漲幅達到20%以上,部分品種漲幅達到50%以上。如,尿素平均售價1976元/噸,同比上漲10.9%;硫酸鉀(含量50%)3683元/噸,上漲41.7%;國產二銨(含量64%)4225元/噸,上漲51%;復合肥(含量45%)3225元/噸,上漲48.3%;農膜(棚膜)15583元/噸,上漲19.1%;柴油6053元/噸,上漲10%。

    另外,由於農業貸款利率由2007年的月息0.874%上調至0.999%,也增加了農民生產成本。有關部門預計,今年全市備耕生產共需資金46億元,同比增加8億元,增幅達21%;每畝投入達到169元左右,增加29元。預計僅農資漲價一項,今年玉米、大豆、水稻畝生產成本分別增加50元、40元和70元。

    海倫市前進鄉前進村農民於清江今年遲遲沒買化肥。他說,國家給了許多惠農政策和農業補貼,農民看起來實惠很多,但是仔細算賬,大伙只是形式上得到了錢,實際上手裡沒剩下錢。這幾年農資價格上漲把惠農政策早就消化光了,農民正常的收入也被吃掉一塊。『化肥一天一個價,現在價格把農民都整懵了!』,於清江無奈地說。

    本刊記者在哈爾濱市周邊產糧區采訪時了解到,由於大部分餘糧沒有售出,許多農民手中資金匱乏,無力購買生產資料。從全市目前情況看,春種生產的投入還是以農民自籌為主,但農民今年的投入能力令人堪懮。在水稻主產區,由於糧價下跌,農民『憋糧』嚴重。

    哈爾濱市有關部門對農戶的入戶調查顯示,80%的農戶手中餘糧佔總產量的七成以上,40%的農戶春耕資金尚缺一半以上,40%的農戶全部春耕資金尚無著落,除極少數農戶購買了水稻種子,其他生產資料均無人購進。在五常市生資銷售一條街上,目前僅有兩家商鋪營業,且未見農戶購買,十分冷清。主要原因就是肥價飛漲,不少農民持幣觀望。

    旱情嚴重再敲『警鍾』

    3月17日,河北省黃驊市西道安村組織村民抽水澆灌受旱的小麥。今年河北省再次遇到嚴重春旱,目前,全省受旱耕地已達5000萬畝。面對旱情,河北省各地正積極采取綜合抗旱措施。 新華社發(傅新春 攝)

    黑龍江省近年連年遭遇春旱,但今年乾旱的程度卻是近年來最嚴重的一年。來自黑龍江省氣象部門的消息,目前全省農區74%的耕地處於偏旱狀態,其中24個市縣旱情非常嚴重。乾旱地區主要集中在松嫩平原中西部的齊齊哈爾、大慶、綏化、哈爾濱等糧食主產區。

    據黑龍江省政府統計,目前全省農田受旱面積已發展至8698萬畝,其中嚴重乾旱面積3500多萬畝,水田渴水面積823萬畝。全省旱區進一步擴大,重旱市縣比去年11月時增加了17個,受旱和重旱面積均高於常年和上年。同時,由於大中型水庫蓄水嚴重不足、地下水位下降、江河水位偏低等原因,全省抗旱水源異常緊張。在水稻主產區哈爾濱市,1/3的水田面臨無水泡田的威脅。

    在旱情嚴重的延壽縣,部分地域出現『耕地一尺不見濕土,山上一米不見濕土』的現象。從地下水位看,大部分地區地下水超采,水位平均下降1?2米,今春機電井將有60%無法正常抽水。由於旱情重於往年,加上受糧價低迷和生資上漲的影響,黑龍江一些農民種糧信心顯得有些不足。雖然這個省許多地區的農民對今年乾旱情況比較了解,普遍采取種子包衣、坐水種等抗旱農藝措施,但對於灌溉用水許多農民心裡沒底。

    肇州縣托古鄉農民杜林說:『家裡20多畝地年年都是種玉米,主要依靠地邊上的一眼機井,附近1000米內的耕地都能灌溉上。去年乾旱時井水出得少,澆地的農民得排號輪著澆。今年旱得比較重,不知道井水夠不夠用,如果沒水就得硬挺了。』望奎縣東郊鄉廂蘭五村有近4萬畝耕地,只有4眼機井,其餘都是農民自家用的小井,抗旱井明顯不足。種了100多畝地的農民付萬江對記者說:『我的地裡沒有井,今年乾旱,種地時就得坐水種,雖然成本增加也得這麼種。但如果出苗後再旱就沒招了,現在還得靠天吃飯。』

    強調控力保種糧收益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今年春季出現的糧價低、生資漲兩大難題,均與市場供求變化直接相關。在目前國際糧價處於高位、庫存大量減少的背景下,政府必須加強農業和糧食供需調控,以減少消極因素影響,穩定全年糧食供需。

    資料顯示,目前世界小麥和玉米價格均已達到近十年最高位,而世界糧食庫存僅3.7億噸,為30年來的最低點,小麥庫存僅夠全球人口不到3個月的消費,玉米庫存僅夠2個月消費。這意味著今年我國的糧食供需必須更加重視自給自足,而春耕在即,調控的必要性十分迫切。

    也因此,在國務院3月27日召開的全國農業和糧食生產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溫家寶總理用『極端重要性』來強調農業和糧食生產之於全局的意義。國務院在對當前形勢進行認真分析研究的基礎上,決定在今年農業預算投入大幅增加的基礎上,中央財政再增加252.5億元投入,並主要用於農民直接補貼。

    一是再增加156億元農資綜合直補,使每畝糧食種植面積的農資綜合補貼比上年增加23元,達到40元。

    二是再增加50億元良種補貼,擴大補貼范圍。對4.4億畝水稻全部實行良種補貼,小麥良種補貼面積由1億畝增加到2億畝,玉米良種補貼面積由3000萬畝增加到2億畝。

    三是進一步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每斤稻谷最低收購價比上年提高7分錢,早秈稻達到每斤0.77元,中晚稻0.79元,粳稻0.82元。每斤白小麥最低收購價比上年提高5分錢,達到0.77元;紅小麥和混合麥最低收購價比上年提高3分錢,達到0.72元。

    四是增加防汛抗旱資金和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中央財政增加20億元特大防汛抗旱資金和小型農田水利補助資金;增加20億元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資金,主要用於農作物種子工程、旱作農業示范基地、大中型灌區節水改造及中部排澇泵站、油料和甘蔗生產基地等建設。

    五是增加基層動物防疫工作經費補助。在已安排經費的基礎上,再增加6.5億元,重點用於中西部地區,以調動基層防疫人員的積極性。

    六是將糧、油、肉生產大縣增加的獎勵資金用於貼息。今年增加的46億元獎勵資金,重點支持發展糧油肉生產、流通、加工等方面的貸款貼息,以及農業保險費補助等支出。

    七是延長鮮活農產品『綠色通道』全免通行費政策。對在全國五縱二橫國道主乾線『綠色通道』上運輸鮮活農產品的車輛,繼續免收通行費。

    八是加強農資和農產品市場調控。扶持化肥生產,加強化肥調運和價格監管,加強農用柴油市場調控,保障農業生產資料供應。增加農產品儲備,確保主要農產品供給不斷檔、不脫銷,價格不大漲、不大落。

    九是加強農村金融服務。對農業貸款的總體規模控制實行特別安排,確保農業貸款規模不低於上年水平,根據農村金融機構涉農貸款比率實施有差別的准備金利率,增加中西部和糧食主產區支農再貸款額度。

    十是抓好政策落實。盡快落實今年中央已出臺和這次新出臺的各項政策措施,加大宣傳力度,充分發揮政策的引導和激勵作用。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