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7日訊 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結束後,對首次參加『理綜』考試的考生而言,反映最多的是理、化、生三科的時間分配不佳,導致成績不理想的問題。其次是對『理綜』的適應性問題,由單科考試走向綜合考試,考生暴露出諸多問題,如選擇題的正確率(部分考生5道題中錯3~4道),實驗題解答思路不明析、回答不全面等。具體出現的問題及解決的方法如下:
問題一:做答時間不充分
如果按題目的順序做答,生物科可能面臨無充分時間做答的問題。在僅餘幾分鍾或十幾分鍾的情況下,答對42分的生物大題的可能性及准確率均會大大下降。
建議:考生調整答題順序,先做生物大題。因為高考中的生物大題較為簡單,一般在20分鍾以內可以完成。在確保生物大題得分的基礎上,再去攻克一些難度較大的題,有利於緩解考生的心理壓力。在模擬考試中,由於試題的難度較大,這種優勢可能不明顯,但這並不意味著高考也是如此。
問題二:幾乎沒有檢查時間
據了解,在近年高考理科綜合考試中,考生在答完全部測試題後,所餘時間十分有限,大部分只餘二十分鍾左右,甚至部分考生根本答不完題。在模擬考試中所餘時間更少。在這種情況下,考生可能會優先檢查物理運算、化學推斷題等,對於生物科幾乎無檢查時間。
建議:考生日常時就應有意識進行『一次性答題訓練』。即每做一題都要一次性答完整,即便有不確定性,也要做出自認為最正確的答案。
問題三:存疑問題處理不果斷
生物科在做答時文字量較大,考生可能會在存疑問題上猶豫,難以取捨;或答完後又反復修正,致使答題空間縮小。
建議:考生日常訓練就應有針對性地訓練邏輯思維,並落實到文字,不能僅有個思路就覺得自己能答好;同時也不應因題目不知從何下手,就急於看參考答案,並將答案抄寫下來。
問題四:卷面潦草,缺乏工整
由於文字量較大,加之時間不充分、答題空間有限等因素限制,考生有時書寫過於潦草,字跡難以辨認;或出現字母、符號等書寫不當,造成錯誤。
建議:答題字跡要清析,看清題目所規定使用的符號或數字,考生在日常時就要進行強化訓練,加強答題規范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