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8日訊 自去年年底主體工程封頂後,如今,中華巴洛克改造更新項目復建工作已經全面展開,目前,工程已經進入到了供水、排水、消防設施等基礎設施的施工階段,預計今年年底一期工程全部完工。
7日上午,記者來到哈爾濱市道外區中華巴洛克改造更新項目施工現場。在南三道街記者看到,施工人員正在緊張有序地工作著。許多工人開始挖掘地面,做管線鋪設工作。
據中華巴洛克保護更新項目推進辦公室的現場指揮王福濱介紹,整個中華巴洛克改造更新項目工程南起南勛街、豐潤街,北至昇平街、地靈街、浴海街,西起景陽街,東至十道街,總佔地面積50.95公頃。按規劃,保護更新單體建築65棟。目前,中華巴洛克改造更新項目復建工作已經全面展開,正在進行的是巴洛克改造更新一期項目,主要范圍是南二道街、南三道街區域內,具體施工內容是供水、排水、煤氣、熱力、電力、電信、有線電視、消防設施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同時還將進行建築物外立面裝修、景觀照明、庭院內景觀照明、停車場照明,以及院落、停車場地面鋪裝、花壇、小品雕塑等景觀工程的建設。預計,今年年底一期工程將全部完工。
據了解,道外區是哈爾濱市的開埠區,當時是一個以民族工商業為主的繁華商市街區。『巴洛克』原是17世紀起源於意大利的一種西洋建築風格,它的特點是追求新穎奇特、富麗堂皇。現存保護區域內的『中華巴洛克』建築,是中西文化交融的一種特殊形式,也是哈爾濱市、國內,甚至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中華巴洛克』建築群,具有珍貴的地域文化價值和史料價值。
同時,為將道外傳統商市風貌保護區打造成為國家級精品旅游景區,哈爾濱市將做四方面工作:按照國家級精品旅游景區標准,進一步完善保護區總體規劃,從交通、游覽、安全、衛生、通訊、購物、管理、資源和環保等方面滿足游客需要;提前做好機構、人員、制度、管理、服務、標識、解說及旅游路線等管理准備工作;分期分批推進保護更新工作,計劃用3年的時間完成整個區域的保護建設工作;進一步挖掘歷史文化,以區為主,成立專門機構,全面了解、挖掘保護區的歷史背景、名人故事及民俗文化,以故事、典故等方式,重現老道外民俗及市井文化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