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8日訊 日前,今年全國高考考試大綱出爐,語文學科考綱出現新變化:在寫作的『基礎等級』中加了一個注解,即每錯一個字扣一分,重復不計。面對高考新變化,記者從哈爾濱市教育部門獲悉,目前,哈爾濱市中小學校正在加強和規范語言文字教育,推廣和使用國家統一的普通話和標准化漢字已經成為教師的重要任務。
『說普通話,寫規范字。』哈爾濱市復華小學已經將這一條作為評選文明班級的重要條件之一。7日,哈爾濱市復華小學一名三年級小學生說,在他們學校無論是學生還是老師絕不會放過一個讀錯的音、寫錯的字。學校利用校園網絡,在網上開展糾錯音活動,全校師生可以隨時把發現的錯別字、不准確的讀音發布到網上,提醒大家注意。
興華小學校長高殊介紹,他們學校的教師嚴把學生的寫字關,要求學生字寫得既規范又美觀。而教師在指導學生規范寫字的同時,還將漢字中容易出現錯誤的地方詳細講解。另外,學校通過漢字書寫大賽,調動學生規范書寫漢字的積極性。
為了規范語言和文字習慣,部分初中學校的教師還與學生開展互動,請學生幫助老師來糾正錯別字和錯音字。哈爾濱市第156中學校長趙喜林介紹,學校還在校廣播站開設『啄木鳥信箱』欄目,專門讓學生反映校園內文字不規范使用的情況。學校的團委老師還帶領學生走上繁華商業區的街頭,通過師生認真觀察各商家的店名匾額、宣傳標語、經營欄等展現在市民眼前的文字,對錯字提出質疑,查閱資料,並開出『診斷』。同時學校還將普通話測試與認證教師資格、晉級評優、優秀課推薦結合起來。
據了解,哈爾濱市部分區教育局已經把普通話水平作為教師聘用、考核、評聘、晉級的條件之一,凡普通話水平等級沒有達到相應標准的,不得聘為教師,不能評職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