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0日訊 根據全球高校最新排名,美國耶魯大學綜合實力排名第四,這裡的電氣工程系更是處在全球同領域的最尖端位置上。考取耶魯是無數人的夢想,每年全球網上報考耶魯大學的學生達到數萬人之多。去年報考耶魯電氣工程系博士研究生的人有數萬人,但是美國本土之外,錄取名額卻只有一個。
談到這裡,牟少帥笑了:『我是挺幸運的。』
牟少帥告訴記者,考取耶魯,先是網上報名,通過資格審查之後,纔有機會進入到第二輪面試。只要具備本科學歷、英語托福成績合格,全球任何地方的任何人都可以在網上報考耶魯。最後,牟少帥擠掉了『獨木橋』上的數萬人,與幾位不同國家的學生一起進入面試。
面試是通過電話進行的,耶魯大學的老師通過與學生本人電話交流,來確定最後的人選。
經過30分鍾越洋電話交流,牟少帥成功甩掉最後的8位競爭者,最終成為10萬人的唯一。
從網上報名到最後被錄取,大約經歷了8個月的時間。
研究能力成關鍵
牟少帥愛笑、健談,在交流中不時還冒出幾句專業的英語。說起自己的成功,牟少帥告訴記者,其實他經歷過好多次失敗,這次成功不過是從失敗中找到了正確方向。牟少帥認為,要考取世界名校,最重要的、排在第一位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你的研究能力。
牟少帥告訴記者,其實他曾報考過國外一些其他知名大學,但是在第一輪就被『海選』下來。一開始他也困惑,專業成績、英語成績都排名靠前的他,為什麼會在第一輪就被淘汰呢?經過仔細思考,他發現,世界名校更看中學生的研究能力。
在以後的學習中,牟少帥開始側重研究型學習,力圖在自己的領域發現問題,並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短短的一年間,牟少帥先後有10篇論文發表在國內外知名的科學雜志上,其中2篇以第一作者的身份,發在國際最為知名的科學刊物上。牟少帥說,論文的發表,為後來的成功奠定了最堅實的基礎。
他和記者談起了最後的電話面試。面試是通過郵件先與耶魯大學的老師約定電話面試。
耶魯大學老師打來電話,交流用的是英語,考試在不經意間開始。最初也少不了禮貌式的寒暄『為什麼報考耶魯,你喜歡這裡嗎?』接下來,談的就是『你對你所報考的專業了解多少,前沿課題接觸有多深,是否有自己的研究方向,是否提出過獨創型的解決思路或者方法』電話那頭的美國資深教授被這位中國學生的談話所吸引,不知不覺間,兩個人聊了有30多分鍾。
事後,牟少帥告訴記者,他當時就感覺自己『有戲』,因為一般的電話面試不會超過10分鍾。考官在電話裡和你談的時間越長,證明越看中你。而牟少帥吸引考官的正是他對所學專業的研究能力。
媽媽的鼓勵永難忘
在與牟少帥的交談中,記者聽到的最多的一個詞匯是『媽媽』。媽媽和耶魯,在榮耀的背後還有取得成功的同時,牟少帥最想感激的人、最想報答的人就是媽媽。
牟少帥出生在山東煙臺一個貧窮農村,他記憶中最深的是小的時候家裡糊滿報紙的牆壁,牆壁上的報紙,是他知識的啟蒙。
他告訴記者,小的時候,家裡窮,為了能抵擋一下海風,家裡的窗戶和牆壁上的縫隙處都要糊上。媽媽堅持要糊滿報紙,雖然媽媽只有小學文化,但是她希望她的兒子通過報紙可以學習到更多的字,了解到更多信息。
報紙上的每一個字,都是媽媽教的。牟少帥告訴記者,那個時候,他每學會一個字,媽媽都會鼓勵他、表揚他,至今媽媽的微笑依然是他最大的動力。一直到小學,媽媽從沒大聲斥責過她的孩子,就是這樣,牟少帥在媽媽的鼓勵下,建立起一種別人不具有的自信。
1986年出生的牟少帥,跟很多同齡孩子相比,生活比較艱苦。小的時候,牟少帥吃的、穿的都不如其他同學。媽媽告訴他,你的未來會更好,至少在學習上,你可以做到最優秀。那纔是你最大的榮耀。
為了這個最大的榮耀,讀小學時牟少帥就每天讀書到深夜,即便考到班級第二名也會大哭一場。
老師是前進的助力
以649分考入哈工大的牟少帥,直接被工大收為本碩連讀。在讀碩士期間,他師從哈工大資深教授強文義老師和高會軍教授。『除了一定的運氣,很大程度上就是兩位導師的幫忙了。』牟少帥說。
強老已年近70歲高齡,出於對牟少帥的喜歡,收他為關門弟子。牟少帥告訴記者,在自己的人生規劃上,強老起了決定性作用。當他找不到方向時,是強老指出了方向,當他迷茫時,是強老給予他力量。『只要對你們的發展有利,我都支持。』強文義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強老師去國外很多學校訪問過。他很欣賞國外名校的培養方式和研究環境,所以,他心裡很希望哈工大的學生能夠走出去成纔,為母校爭光。
高會軍是哈工大最年輕的博導、教授,他給與牟少帥更多的是來自學術上的激勵。給學生創造出最有利於他發展的平臺,是高老師常說的一句話。
2007年,研一下學期的牟少帥開始跟以前就熟識的高會軍做研究。那個時候身在加拿大的高會軍白天做自己的研究,晚上,甚至有時候從下午就開始把時間花在學生身上,他的很多學生都感覺得到老師一直與他們一路拼搏。有一次,高老師和牟少帥討論一個問題,很久沒有得到圓滿的結果。疲倦之極的高會軍說先放一天,明天再說吧。但不一會兒,高會軍又上線說:『那個問題,我想出解決的辦法來了。』原來,高會軍躺在床上還是睡不著,終於把問題想清楚時纔罷休。
『高老師對科研的執著和熱情影響了我,而他嚴謹的態度更是讓我養成了一個好習慣。』牟少帥說。
希望將來回到哈工大
毋庸質疑,牟少帥的前途是廣闊的。他告訴記者,無論怎樣,他也會落在祖國這片熱土。為了向媽媽和老師報恩。
牟少帥說,耶魯5年的學習,一定會帶給我很多,無論在學習上還是生活上,不過即便是天涯海角,最難忘還是故土。將來我要盡力讓媽媽過得更好。我也希望能回到哈爾濱,回到哈工大,當一名老師,把我的知識,把我的故事告訴給我未來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