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化電並舉內外並重多業並進 牡丹江市長張晶川訪談
2008-04-10 16:18:47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徐大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10日訊 『煤電化戰略是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統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重大舉措,牡丹江市一定要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做好煤電化這篇文章。』牡丹江市市長張晶川對記者說。

  張晶川認為,作為東部煤電化基地南部門戶城市,牡丹江市發展煤電化具有『三個優勢』:一是地緣優勢,毗鄰資源十分富集的俄羅斯遠東地區,是我省第五大煤城和東部煤電化經濟北進哈爾濱、南下圖們江、東出海參崴的交通樞紐。二是資源優勢,現有電能生產企業30家、總裝機容量188.4萬千瓦,其中水能發電位居全省首位,水電裝機容量已達67.4萬千瓦,還有176萬千瓦的水能資源尚待開發;風能開發漸成規模, 穆棱代馬溝、十文字等風電項目已經並網發電,轄區內幾乎所有縣(市)都具備風能開發條件;火力發電迅速發展,潛在煤炭資源量11.8億噸,已探明儲量5.4億噸,火電總裝機容量已達121萬千瓦,是全省『北電南送』的載能基地。三是產業優勢,牡丹江市煤化工產業集中度較高、發展基礎較好,在全省唯一的國家級循環經濟試點園區內,已形成了以電石為龍頭,以草酸、樹脂和醋酸乙烯為兩翼的比較完備的煤化工產業集群。

  『發展煤電化不能走重復建設、大而全的路子,要揚長避短,突出特點,在服從與服務於全省板塊經濟發展戰略中找准切入點,實現差別化發展』,張晶川說。

  牡丹江市發展煤電化產業將以國家級循環經濟園區為引領,以201 、 301產業帶為兩翼,堅持『資源增值、產業循環、替代昇級』的12字方針,按照『化電並舉、內外並重、多業並進』的原則,力爭把牡丹江建設成為我省煤電化產業集中區、循環經濟示范區、新型工業化先行區,實現區域經濟更好更快地發展。

  今後,牡丹江市將重點打造三大基地,即以電石為核心的煤化工基地,形成100萬噸的綜合產能;以能源為核心的綜合載能基地,形成600萬千瓦的發電產能;以陸海聯運大通道為核心的物流基地,形成服務東部煤電化經濟發展需求的綜合運能。

  目前,牡丹江市規劃並正在建設70個煤電化項目,投資總額456億元,力爭到2010年使煤電化企業銷售收入、增加值、利稅年均保持30%以上的增長速度,佔牡丹江市規模以上企業比重分別達到42.3% 、 41.2% 、 58% 。今後,牡丹江市將重點發展『五大產業』:煤化工產業、煤電化產業、清潔能源產業、煤建材產業及現代服務產業。

  『總之,牡丹江市在今後的工作中要在發揮優勢中定位作為,在解放思想中拓寬思路,在全面發展中突出重點,做好煤電化文章,加快追趕型跨越式發展步伐,為全省經濟發展做出積極貢獻』,張晶川信心十足地說。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