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0日訊 七煤集團公司不斷探索『人纔強企』之路,采取一系列辦法,有效地吸引人纔、留住人纔,調動專業人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靠事業留人。大力推行公開競聘,拓寬識人用人渠道,按照『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選拔任用優秀人纔。
靠待遇留人。設立了人纔崗位津貼和獎勵專項資金,目前有4000多名專業人纔和20000多名技能型人纔享受了人纔津貼。同時,每年拿出400萬元對在崗工程類技術人員實行崗位補貼,對新招收的畢業生每月給予200元的住房補貼和3萬元的一次性安家費。在12個煤礦生產井區增設了一名技術副區長職數,重新核定一線技術員編制,在聘乾時不得挪用佔用,解決了工程類技術人纔的政治待遇問題。每年還選拔100名專業人纔參加相關專業培訓班或到高等院校深造,為中青年專業人纔成長創造條件。
靠感情留人。表彰了科技工作先進集體、先進個人。建立了公司、礦廠兩級領導聯系人纔制度,與突出人纔結對子,定期家訪談心,及時解決他們思想和生活上的困惑和問題。
靠榮譽留人。在每年的一次『十大科技明星』、『十大管理明星』評選活動中,在各級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的評選中,向專業人纔傾斜,各類專業人纔佔總數的80%,專業技術人纔佔40%,對這些先、優人纔予以重獎,宣傳其先進事跡。
激勵、發展成為培養高素質人纔的孵化器。2003年底,七煤集團公司著手建立了人纔庫,規定三年一普查,一年一調整,把大量人纔納入組織視野,實行人纔動態管理,優勝劣汰。大中專畢業生進入七煤集團公司後,就被納入人纔庫統一管理,建立培養檔案。七煤集團公司把大中專畢業生全部分配到生產一線從事技術工作,定期交流任職,納入後備乾部隊伍管理。從2006年開始,組織該公司職業培訓學院與所屬12個煤礦聯合辦學,開設采礦、機電、通風安全等專業中專班,與黑龍江科技學院聯合辦學,開設了采礦、機電、通風與安全大專班,這些畢業生成為煤礦生產一線的中堅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