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今年春耕生產嚴重乾旱,化肥、種子、柴油價格上漲等不利因素,近日,筆者走訪了肇東市昌五鎮、躍進鄉、向陽鄉和肇東鎮等地。一路走來,令人欣喜的是當地農民『新招』頻出,備耕生產有條不紊。
肥料算起『加減法』
這幾天,家住肇東鎮新民村的農民劉鐵夫正盤算著今年農用物資的事,要給化肥『瘦身』,拿出大部分錢買了鄰居家的豬糞。原來,去年他家種的柿子、白菜等為了增產,化肥施用過量,一部分蔬菜爛到了手,沒人要。
這邊『減肥』,那邊『增重』,在昌五鎮向前村,可謂『車水馬龍』,趕著馬車來拉雞糞的四輪車、三輪車、小馬車一個接著一個。養雞大戶任中玉去年雞場的30多萬斤雞糞,三、四天時間就被搶購一空。
近兩年,由於單一使用化肥造成的地塊板結,營養缺乏,加之化肥漲價因素,肇東農民漸漸重新『青睞』起農家肥來。今年,因為農家肥走俏,肇東市還應運而生了三四個農家肥加工企業,他們主要是把雞糞加工成顆粒,然後賣給種植戶。
種子換打法
『現在玉米種子我們村大部分都換了,主要以中早熟、生產期126天左右的為主,以前的中晚熟品種,沒有了市場』,這是昌五、躍進等鄉鎮農民的普遍看法。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主要是現在國家政策的調整,現在糧庫收糧對水分大的中晚熟品種不歡迎,高淀粉的中早熟品種由於天氣影響,脫粒早,水分少,早賣都能賣上好價錢。』昌五鎮二街村種糧大戶劉福田說。
想法一變天地寬
筆者在采訪中發現,肇東不少農民已不滿足於從傳統的渠道獲取科技種田信息,紛紛到互聯網上『衝浪』,輕點鼠標了解農事。肇東鎮小康村村民張恩華說,今年他種植了5畝葡萄,根據肇東農業信息網上提供的良種和病蟲害防治信息,可以為今年葡萄的豐收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