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非古建築非文物 老廠房老機器工業遺產需保護
2008-04-15 10:00:15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孫殿喜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15日訊 一座老廠房、一部老機器,都記錄著城市歷史的足跡,濃縮著工業文明轉型躍昇的發展歷程。不過,在當前大搞開發建設的熱潮中,那些曾代表哈爾濱工業發展水平的老廠,正陸續從城區中遷出、消失。12日,記者與哈爾濱市政協常委李榮煥共同走訪了哈爾濱市的部分老廠房。

  百年車輛廠原址停著火車頭

  記者與李榮煥首先來到道裡區上海路附近、原哈爾濱車輛廠舊址所在地。在一個較為空曠的『廣場』中間,停著一臺已經鏽蝕了的火車頭,下面的鐵軌松動,軌道間還沒有銜接上;火車頭旁是一棟老式建築,現被附近施工單位當作臨時庫房使用,儲存著建築材料。踏上這片舊址,勾起了李榮煥的記憶——30年前,他曾在哈爾濱車輛廠實習,在鑄鐵車間、運輸車間都工作過。說起車輛廠的歷史意義,李榮煥曾查閱資料得知,哈爾濱車輛廠產生了哈爾濱第一批產業工人;1917年至1924年,工廠工人先後參加了四次中東鐵路全線罷工,支援俄國的十月革命;建國後,許多國家領導人前來車輛廠視察。不過,面對已經被鏽蝕的火車頭,李榮煥不無感慨地說:『唉,再也找不到當年機器轟鳴、工人在車間繁忙工作的感覺了。』

  據介紹,哈爾濱車輛廠始建於1898年6月9日,是隨著中東鐵路的開工而建立的,1903年開始動工擴建車輛廠。1907年,擴建後的車輛廠正式取名東清鐵路哈爾濱總廠,廠內有兩條鐵路線與哈爾濱火車站相通,是東北地區第一個近代重工業工廠。解放後,該廠曾一度改名為中長鐵路哈爾濱車輛修理工廠,1952年以後歸鐵道部管轄,後改名為鐵道部哈爾濱車輛廠。2001年10月,哈爾濱車輛廠正式搬遷。

  亞麻廠重組老廠安置留懸念

  隨後,記者與李榮煥又來到香坊區民生路12號。這裡是原亞麻廠(現名為哈爾濱亞麻集團有限公司)所在地,是前蘇聯援建中國的156個項目之一,始建於1950年,投產於1952年。亞麻廠曾擁有全國亞麻行業唯一的國家級技術開發中心、國內最佳的原料產地、大批熟練的勞動力。

  然而,眼前的亞麻廠正門緊閉,廠區內空空蕩蕩。行人只能經小門進出,門衛告訴記者,這裡已經停產至少兩年了,新的亞麻廠已經在郊區選址,估計就快重新開工了。

  走進廠區深處,記者看到廠房門已上了鎖,整個廠房的顏色已有些褪色,門旁地面上散落著牆皮粉末,棚頂上一片片被雨水浸泡過的痕跡。在靠近一扇窗戶處,一堵牆裂開七八厘米的縫隙。

  由於廠內沒有負責人,記者想詢問老廠房和老機器的歸宿問題,自然得不到權威的回答。李榮煥懮慮地說,誰能保證它不會重蹈車輛廠的覆轍?

  城市『工業遺產』急需保護

  記者通過查閱資料得知,車輛廠、亞麻廠、量具廠、軸承廠等哈爾濱市具有代表性的老廠,目前或拆除、或閑置,正在使用中的,有的已被列入了城市保護建築,如量具廠。

  李榮煥認為,老廠房是一種『工業遺產』,它是具有歷史學、社會學、建築學和技術、科研價值的工業文化遺存,包括建築物、工廠車間以及倉庫、交通設施等。不過,近些年來,隨著城市產業結構的調整,城市規劃也有意識地將老的工業企業向新興工業區或郊縣轉移。使許多產業建築喪失了其物質功能,老的產業建築夾雜在新建成的區段中,顯得格格不入。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有些老廠房由於既非古建築又不是文物,往往被『大刀闊斧』地拆掉。

  『從現在開始,我們必須對工業遺產給予足夠的重視,我們要像對待歷史文物那樣對待工業遺產。』李榮煥激動地說。記者從省文化廳獲悉,我省工業遺產的保護還處於起步階段,對工業遺產的利用更覺得生疏一些。不過,無錫市在工業遺產的保護方面做得較好,值得借鑒。無錫將工業遺產列為保護重點,市政府先後於2007年、2008年公布了兩批計35處工業遺產保護目錄,同時,伴隨著大批民族工商業文物的修復,形成了沿古運河工業遺產文化走廊。

  記者獲悉,目前哈爾濱市已將加強工業遺產建築的保護與利用列入城市建設『十一五』發展規劃綱要,一些老廠房被列入了『保護性開發利用』建築名單。其中對亞麻廠、『三大動力』工業區、油坊街工業區等相對完整的工業生產區域實施整體保護,在園內增加標志物和展示牌,在哈爾濱車輛廠、量具廠、軸承廠等建設相關的產業博物館,再現歷史的真實風貌。另外,我省正准備籌建一個產業博物館,把我省那些工業遺產、具有歷史意義的機器設備等『請進』博物館。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