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7日訊 近幾年來,高考數學試題已逐步完成了由知識型向能力型試題的轉化,在突出能力上每年『跨小步,不停步』、『穩中求變』,也就是說試卷雖然年年有新題型、新情景出現,但總體還是穩定的。在最後復習階段,考生應做一做近幾年的高考題,領會哪些不變,哪些變了,對考試做到心中有數。
重視數學的通法。配方法、換元法、待定系數法、數學歸納法和數形結合法等是常用的數學技能和方法;分析法、綜合法、歸納法、演繹法和反證法等是常用的邏輯推理方法;這些都屬於數學的『通法』。高考中的數學的解答題主要是來突出理性思維,通過培養空間想象、直覺猜想,歸納抽象,符號表達,運算推理,演繹證明和模式構建等來進行思考判斷,從而形成和發展理性思維能力。由於大綱對學科的考查不刻意追求知識的覆蓋面。因此,考生在復習中要重視『通法』,淡化『特技』,將主要精力放到主乾知識的訓練,以及數學基本方法、基本思想的靈活運用上來。
重視新增的數學教學內容。線性規劃、向量、概率統計、導數是新增的數學教學內容,近幾年高考數學題對這些知識的要求一年比一年高,如向量,從以往的理解判斷題一直發展到近年的綜合應用,用平面向量的方法解決解析幾何問題,用空間向量解決立體幾何問題,難度越來越大。因此,在復習中一定要把這些知識向傳統的知識滲透融合,相互貫通,達到靈活應用。
重視數學的思想方法。數學第二輪復習主要是專題復習,尤其是對數學思想方法的專題復習,方法專題是指對高中數學中涉及的重要思想方法,主要有函數與方程的思想方法、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分類討論的思想方法、化歸與轉化的思想方法等研究。數學思想方法是數學的精髓,對此進行歸納、領會、應用,纔能把數學知識與技能轉化為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考生的解題能力和數學素質更上一個層次。
重視數學的主乾內容。近幾年高考,都對支橕數學學科知識體系的主乾知識作了重點考查,並且保持了較高的比例和必要的深度。這些內容是:函數、不等式、數列、向量、概率與統計、立體幾何和圓錐曲線。復習時要關注近幾年高考命題的趨勢及題型的變化,還要把各塊知識進行整合。對於每一塊知識要總結出主要的思想方法,切實領會各種主要方法的應用情景。在解決問題時,善於尋找知識的交匯點,學會從多角度思考問題。
重視反思,盡量減少失誤。在最後兩個月的復習中當然還要做一些高考模擬卷,應當挑選導向性好、難度適中的綜合卷,二小時內完成(或一個半小時)。一份卷做三遍:第一遍定時完成;第二遍試後分析與訂正;第三遍:分類反思,找准自己的薄弱環節,認真加以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