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8日訊 『半水半煙著柳,半風半雨催花,半沒半浮漁艇,半藏半見人家。』水鄉,這一迷人的字眼,總會讓人不覺湧動出一股幽思和歆羡。人們所思的水鄉,似乎都在江南,其實在北方寒地同樣有著自己的水鄉,只是有著不同的風情與意境。這便是有著寒地水鄉之稱的群力新區。
人與自然協同共生
『寒地水鄉,自然生態』體現的是大生態環境理念,借鑒的是『小生境』的設計思想,是面對整個生物與環境的關系,對個人周圍環境作全盤考慮,對鄰居持有寬宏態度,追求將環境規劃為植物、動物和人類共同生存的家園。這種協同共生、相濡以沫類型的規劃纔可以被稱之為家園規劃、生態城市規劃。這種自足且能相互利他,超越單純關注人類生存狀態的城市發展理念,使群力新區的生態環境建設站在了更為高遠的境界。
步入群力新區,便會落入藍、綠交融的天籟境界之中。綠網、藍線、濱江景觀線、群力大道景觀帶、景江路景觀帶,以及風格多樣的城市公園,營造了寒地水鄉的生態主旋律。蜿蜒於新區內長達10公裡的景觀內河,如巴黎塞納河,詩意般地流淌在幽寂的綠蔭之間。三條景觀內河、六座內河公園構成了藍線水系,使人可以處處體驗到水性的滋潤。『水泛清波雲淡起,風吹低草花紛妍;千面煙紗籠冰寒,十裡青霜凝玉練』,這正是寒地水鄉四季的寫照,與江南水鄉水之韻味少變化不同,這裡的水色四時分明,更有天然去雕飾的風格,氣質鮮活、高爽,格韻自然、朴拙。
小橋流水詩情畫意
濱江景觀線、群力大道景觀帶、景江路景觀帶充滿了人性化設計風格,自然生機之美與人文情趣之樂水乳交融、和諧共生,行在其中,那一路賞心悅目的風景,會是一段詩意的旅行。萬米濱江景觀線的設計,充分考慮了市民休閑交往和百姓文化的需求因素。到時可以在鄰裡花園、臺地花園、親水碼頭及各種風格不同的坡堤上,可看到遛鳥、唱京劇的老人,天真的孩子,意氣風發的白領,寫生的藝術家,翩翩起舞的俄羅斯小伙和姑娘,意猶未盡的旅人,漫天的風箏,一地的歡笑……改造後的群力景觀大道,可以與羅馬、巴黎富麗堂皇的林蔭大道相媲美。
如哲人所說,『道路的開闢離不開廣場的敞開』。景江路景觀帶設計理念是以7700平方米的大型中心廣場為核心向兩側延展,形成水系、景觀、廣場及建築相融合的特色景觀帶。廣場北側為大型劇場,建有觀景平臺、中央舞臺、下沈劇場(冬季又為溜冰場)、疊水面景觀等。廣場南側為城市藝術中心,主體大樓及其後方兩建築、園林小品等沿用了金代浮屠建築文化的符號,呈階梯式錐形建築,據說是寓意『從大地到天空,從有形到無形』,是祖先居所的象征。
主題公園各具姿色
新區內擁有10家主題不同的公園,雨陽公園是哈爾濱第一座以節能為主題的園林。園內處處體現節能、生態的設計思路,如雨水可被收集且可循環利用,風能和太陽能發電設備不僅可以環保,也是園內一道別致的景觀。
群力濱江公園是一處因自然之勢,臨江而建的公園,錯落起伏的堤坡景觀,如翡翠玉帶依偎在松花江岸邊,是晨練健身、休閑娛樂的好去處。松香公園地處中央商務區區域內,為『鬧中取靜』之地,工作、購物之餘,在此小坐,頗能舒緩一下疲憊的身心。新區內即將建成的市內品種最全、規模最大的丁香園,必會成為市民觀賞冰城第一花的最佳選擇。穿過湖光葦蕩的景色,踏在高低錯落、自然質朴的木棧橋上,就進入了有著廣漠無垠氣質的原始生態濕地公園—群力城市濕地公園。新區內可供人們游玩的去處還有不少,可不是三兩日能夠盡興的,翠園、書香公園等都有著在他處看不到的景致,體會不到的意境。
想必到那時,若是能一路走來,這一路的景色,處處的風情,定會讓你嘖嘖稱道『江南有周莊,塞北有群力』。能夠生活在如此優美的景觀中,棲居在充滿各種美好憧憬的新城裡,那並不是遙遠的夢想,它即將是我們熱情擁抱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