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8日電 哈爾濱市物價局近日對一季度哈爾濱市主要副食品價格走勢分析表明:一季度哈爾濱市米、面、肉、蛋、菜價格下降,魚、油、豆制品價格略漲。總體來看,一季度,全市主要副食品貨源充足,品種豐富,價格呈下降走勢。
一季度,全市大米價格運行平穩,呈下降趨勢,季度均價每500克(下同)為1.59元,同比下降7%。據市物價局價格監控員包振鴻分析,米價下降主要因為全市水稻連續4年豐收,供應較充足。
面粉(特一粉)和特精粉1月、2月的價格一直維持在1.40元和1.45元之間,進入3月後纔出現微幅上漲。據分析,南方小麥市場交易活躍、小麥主產區農民惜售,學生開學、民工返城等因素加大了需求量。
豬肉價格一季度緩慢下行。據分析,這主要因為哈爾濱市出臺了一系列促進生豬生產發展的措施,實施能繁母豬補貼,安排專項資金扶持生豬標准化規模飼養,建立健全生豬疫病防控體系,使生豬生產逐步恢復,市場供求緩解。一季度全市牛、羊、禽肉價也開始小幅下降。
由於外運量減少,一季度蛋價逐月走低。季度均價為2.90元,同比下降1.4%。
蔬菜市場一季度貨源充足,品種齊全,滿足了節日市場需求,1月、2月受元旦、春節拉動價格上漲,3月隨天氣轉暖價格出現回落。但與同期相比,蔬菜供應量有所下降,價格漲幅較大。據分析,價格上漲主要因節日需求量上昇。此外,2月南方遭遇冰雪天氣,外埠菜運輸通道一度受阻,使哈爾濱市蔬菜供應量有所減少。
哈爾濱市鯉魚、草魚等淡水魚價格一季度逐月小幅上漲。據分析,上漲原因一是元旦、春節等節日需求拉動;二是進入冬季捕撈費用和運輸成本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