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部煤電化基地建設支持政策》規定:通過設立煤炭專業獎學金、減免學費等措施,鼓勵學生報考煤炭專業。屆時,東部六城市將成為這些大學生施展纔華的用武之地。 蘇強攝
近幾年,鶴崗市各級政府積極采取各種措施,努力改善城市居民的住房條件,居民的居住環境、住房質量有了很大提高。 2006年,城鎮居民人均居住方面的消費支出757.08元,比2001年增長1.5倍,居住支出佔消費支出的比重從2001年的9.2%增長到11.4%。圖為鶴崗市新城區。房寶樹 謝平攝
東北網4月18日訊 按照黑龍江省東部煤電化基地建設規劃,東部地區將建設成為以煤電化為主導,相關產業配套協調,煤電資源綜合利用,區域和城鄉經濟協調發展,生態環境和生活環境更加良好的重要經濟板塊和經濟增長點。毫無疑問,牡丹江、佳木斯、雞西、七臺河、雙鴨山、鶴崗六市1050萬人就是東部煤電化基地建設的主人,他們也會在第一時間享受到東部地區經濟及社會各項事業發展的成果。
礦工安全指數會更高
建設東部煤電化基地為黑龍江省區域經濟加快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以結構優化、產業昇級推進的建設項目,必將引領區域煤炭、電力、化工等安全生產高危企業向產業集約化、技術高新化、安全本質化發展,礦區生產的安全指數必將大大提昇。
東部煤電化建設將形成以能源、煤化工產業為主導的產業集群,這給安全生產帶來很大機遇。從項目規模化、集約化、技術高新化看,將促使老企業加快更新改造步伐,有利於提昇安全基礎;新企業依靠大規范、新技術有利於實現本質安全。
《黑龍江省東部煤電化基地發展規劃》強調,中小型煤礦要走整頓、改造和資源整合之路,實行集約化經營。省政府已出臺政策支持年產30萬噸以上的煤礦,通過資源擴儲和技術改造提昇生產能力。但是同時,黑龍江省小煤礦過多也給安全生產造成不利。在全省1256處煤礦中年產30萬噸以上的煤礦僅有51處。今年黑龍江省將繼續加大小煤礦關閉力度,淘汰布局不合理、不符合安全生產標准的小煤礦,要在前三年關閉小煤礦700多處的基礎上,再關閉小煤礦100處以上。
《黑龍江省東部煤電化基地發展規劃》已對煤層氣(瓦斯)開發做出部署:堅持井下抽放與地面勘探並舉,煤層氣開發利用與瓦斯災害治理並重,加速煤層氣資源勘探、開發利用和瓦斯綜合利用。近三年,黑龍江省國有重點煤礦投入以瓦斯治理為重點的專項資金36億元,107項瓦斯治理工程全部完成,瓦斯抽采率達到32%。按照要求,黑龍江省地方高瓦斯、按高瓦斯管理和瓦斯經常超限的礦井要在今年6月底前上齊瓦斯抽放系統,同時積極爭取國家支持瓦斯抽采利用的國債資金項目,盡快落實瓦斯開發優惠政策,深入探索瓦斯綜合利用方式,提高瓦斯利用率。
有關人士認為,通過煤電化基地建設將進一步提高煤炭重大技術裝備研發和制造能力,大力提高煤礦采掘機械化水平,加強煤礦安全技術改造,改善煤礦安全基礎條件,提高煤礦安全生產水平。
沈陷區居民愁容變笑臉
□周軍任桂艷本報記者李飛
走進麻山區英林學校,教學樓、食堂、宿捨裝飾一新。該校由該區11所中小學合並而成,其中一半處於沈陷區,冬天教室透風,學生寫作業要戴手套。2005年,雞西市投入采煤沈陷治理專項資金495萬元,整修、維護原麻山技校,新建了宿捨和藝體樓,將11所學校合並成農村寄宿制英林學校。2007年中考,25名學生免費昇入市重點高中,打破了該區記錄。過去,城子河區醫院條件非常差,冬天住院得穿著棉襖睡覺,嚇得新患者掉頭就走。通過沈陷治理,患者數量增加了一倍多,醫院歷史性地扔掉了政府補貼。
2002年以來,雞西市在全省率先實施了采煤沈陷治理一期工程,在部分區、礦新建住宅12萬平方米,維修加固民宅17萬平方米,1000多戶百姓搬入新居,改善了3000多戶百姓的居住條件。新建、維修加固學校18所、3.5萬多平方米。2004年二期工程開工建設,總投資9億多元,在市區和礦區新建8個住宅小區,建築面積62萬多平方米,安置沈陷搬遷和動遷居民1萬多戶;分散建設住宅1.2萬平方米,安置沈陷居民240戶;貨幣補償安置農村居民2839戶;補貼維修加固住宅41.9萬平方米,受益城鄉居民8601戶;新建學校、幼兒園、醫院等配套設施近6萬平方米。
按照省和國家批復,雞西市煤礦棚戶區改造,隨著東部煤電化建設的推進即將掀起建設高潮。項目規劃利用五年時間,采用原址重建、異地新建和平房區維修等方式,對煤礦棚戶區進行改造。在全市六區新建10個住宅小區,建築面積434.46萬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積401.99萬平方米,配套公建面積32.47萬平方米,安置居民6.7萬戶、20.6萬人。維修改造平房區9個,涉及16片煤礦棚戶區,建築面積148萬平方米,受益居民2.3萬戶、6.7萬人。項目總投資58.31億元,預計可爭取國家補助投資7億元以上。今年計劃完成和部分完成四個小區、居住區的配套基礎設施建設。
門前的煤泥溝變成清水河
□孫佰忠本報記者謝平
一條學名『小鶴立河』的河流蜿蜒流過鶴崗市南部地區。可是多年來,老百姓們卻管這條河叫『煤泥溝』。采礦時從井下抽出的含有煤灰的黑水排放到這條河裡,使河水漆黑如墨。 2006年,市民們發現,這條流了幾十年的黑水河顏色逐漸變清,這是竣興淨水廠投產後所帶來的變化。更重要的是,如今鶴崗市南部20多萬居民飲用的自來水就來自竣興淨水廠,令人望而生厭的黑色礦井水搖身一變,成了清澈甘甜的富含礦物質的自來水。
『現在的自來水挺好,沒有一點怪味兒,原先水的味可真大。』家住鶴崗南部的居民陶玉芬說,兩年前家裡的飲水還是她的一個心病。『原來都不敢喝自來水,燒開後上面有一層像油似的東西,還有股農藥味兒。』
過去的城區南部,不僅是水難喝,而且居民用水一直很緊張。鶴崗北高南低,水源又多集中在北部,南部供水全部依靠北部水源,輸送距離超過40公裡,高差有150多米,加上水管年久失修,供水時斷時續,很不穩定。
2005年鶴崗市投資3500萬元,對峻德礦井下水處理後作為南部地區生活飲用水,並於當年12月15日正式向鶴崗市南部供水。從此,徹底解決了困擾鶴崗市多年的南部缺水難題,使大量以往白白排掉的地下水資源得到充分利用。
鶴礦集團董事長王泉榮說,建設淨水廠可謂一箭三雕:一可解決峻德煤礦廢水造成的環境污染;二可解決鶴崗市南部地區供水緊張;三可為正在建設中的10萬千瓦煤矸石電廠和擬建的120萬噸煤制甲醇廠提供充足的用水保障。
竣興淨水廠僅僅是鶴礦集團開發利用礦井水的一個縮影。目前該集團提出了『 314 』的奮斗目標,即用3年左右時間,礦井水年產值達到1億元,實現盈利4000萬元。
打工不必遠走他鄉
□本報記者王瑋
家住佳木斯市郊區的劉強去年在外地一家機械廠打工。今年,他在佳木斯市就業局舉辦的招聘會上找到了一份新工作。小伙子笑呵呵地說:『沒想到在家門口就找到了可心的工作,以後再也不用遠走他鄉了。』
在劉強不久前參加的這次招聘會上,當地40多家用人單位參加,提供了3580個就業崗位,近3000名求職人員齊聚現場尋求適合自己的『飯碗』。令人滿意的是,1000餘名求職者現場與用工企業簽訂了勞動合同。佳木斯市就業局工作人員介紹,佳木斯市把推進項目建設與擴大就業緊密結合起來,通過上大項目,大上項目拉動全民創業和就業。
佳木斯是東部六市中一顆璀璨的明珠,項目建設使這顆明珠更加光芒閃耀。2008年,佳木斯市政府重點推進投資在億元以上的開工建設項目60個,提供就業崗位5萬餘個。3萬噸海綿鈦項目是佳木斯市政府重點推進的開工建設項目,它的建成,將對佳木斯市的經濟發展起到推波助瀾作用,投產後將提供就業崗位4000個以上。
不僅佳木斯,煤電化基地建設對東部六市的百姓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福音。大項目是構建東部煤電化基地的重要載體。人們在一個個重大項目中,看到了自己重拾『飯碗』的希望。因為項目建設本身就會直接創造就業崗位,新增就業機會,拉動就業增長。
正在建設『焦化之都』道路上飛奔向前的七臺河,也通過一項項踏實有力的項目建設讓百姓得到實惠。今年4月,七臺河凱博達煤炭化工有限公司舉行了年產98萬噸焦化、10萬噸甲醇項目開工奠基儀式。據了解,凱博達公司這項總投資13億元的改擴建項目達產後,姑且不論經濟效益,僅就業一項,即可解決1500名失業人員的就業難題。這對就業壓力比較大的資源型城市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收獲。雞西市也圍繞東部煤電化基地建設,以立市、立縣、立區的重點項目為龍頭,加快大項目建設步伐。雞東北方焦化公司今年新上5個大項目,總投資達7.99億元,預計年內可陸續達產達效,年可新增銷售收入10.13億元。在獲得經濟效益的同時,他們還將得到可觀的社會效益——安置就業一千餘人。與此同時,寶泰隆焦化公司也不甘寂寞,籌資8.6億元,適時啟動循環經濟項目。這個項目達產後,也能新增就業崗位1000餘個。
在東部六市,項目建設正在成為拉動當地就業的一個巨大引擎。在它的帶動下,百姓的就業路一定會越走越寬敞。
煤炭專業生可減免學費
本報訊(記者譚迎春)有志於參與黑龍江省東部煤電化基地建設的學子們,煤炭專業的大學生可享受到『煤炭專業獎學金』、『減免學費』等優待,甚至到國內外高等院校、科研機構或跨國公司培訓深造都可享有單獨資助。
黑龍江省日前出臺的《東部煤電化基地建設支持政策》規定:將煤炭行業有關專業納入技能緊缺性人纔培養、培訓計劃。通過設立煤炭專業獎學金、減免學費等措施,鼓勵學生報考煤炭專業,引導有關大專院校和中等職業學校按照煤炭行業市場需求調整專業設置。對企業選派專門人纔到國內外高等院校、科研機構或跨國公司培訓深造單獨給予資助。
黑龍江科技學院是黑龍江省培養礦業緊缺人纔的搖籃。據學院教務處任昌玉副處長介紹,黑龍江省煤炭行業的快速發展,使原來備受冷落的采礦專業近兩年成了熱門,有的學生入學後要求轉到這個系,畢業生更是供不應求。
據了解,為解決煤炭行業後備人纔奇缺的現狀,從2003年起由省教育廳單列招生計劃,專項下達,學院每年為省屬重點煤炭企業『對口單招、定向培養』,5年來共招收2000名本科生。
學院還按照『實習、設計、就業』一體化的要求,充分利用社會資源,與雙鴨山礦業集團等企業聯合建設教學科研實踐基地43個,學生直接到企業實習。
佳木斯市政府劃撥150萬平方米土地,整合16家單位,投資4.2億元,組建佳木斯技師學院;雞西市政府投入4800萬元用於黑龍江技師學院的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