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9日訊 綏化市是一個老年人口比例非常高的城市,很多人下崗、退休後因無事可做無處可去。為了豐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服務社區居民,2005年綏化市民政局建立了綏化市社區服務中心,將弱勢群體和老年人作為主要服務對象,通過組建協會,辦成了群眾認可、百姓得利,真正為居民排懮解難的服務平臺。
這一天,72歲的張鴻榮老人又准時地來到了社區服務中心的老年大學。在國畫課上,張鴻榮的那幅吉祥如意顯得格外醒目。提起自己的畫、自己的晚年生活張鴻榮感慨良多。她對記者說,退休後,自己就一個人在家,白天兒女上班、孫子上學,想找個說話的人都找不到,整天吃飽了就睡,因為沒事乾『憋』出很多病來。2005年,社區服務中心成立,自她第一次參加這裡的國畫班後就再也離不開這個『大家庭』了。張鴻榮說,在這裡,享受到的不僅僅是畫畫的樂趣,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心情和對生活態度的轉變。
-->
像張鴻榮這樣的老人在社區裡還有很多。社區服務中心通過組建老年保健協會,成立了60個宣傳站、8個晨練團、9個文藝團、10個秧歌隊、20個門球隊、16個太極點、1支模特隊和2個腰鼓隊,並多次舉辦健康講座、大型義診、免費體檢。大家四月太極五月走、六月唱歌七月扭,豐富多彩的文藝匯演、元宵燈謎、春節晚會讓老人們找到了享受晚年幸福生活的新天地。
在社區的信息中心,記者見到了正在接服務熱線的包雲秀。一位白女士正向她反映自家停水的問題,包雲秀認真地將情況記錄下來,並及時地向自來水公司反映了情況。包雲秀說,像這樣的電話,每天都會接到很多。
社區服務中心成立之初,便建立了全省第一家社區信息平臺,同時開通了16812345便民服務熱線和服務網站。熱線服務涉及政務信息、生活資訊、旅游娛樂、餐飲家政等與市民息息相關的十幾個類別,為政府部門、服務行業與市民之間架起了溝通的橋梁,為企業拓展銷售渠道,轉變銷售模式提供了嶄新的平臺。三年多,為市民解答了23萬餘次關於婚姻、社會保障、交通、求職等方面的諮詢,促成1.3萬餘筆業務交易。現在,16812345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社區『便民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