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哈爾濱4月21日電(記者呼濤)通過依據環境容量規劃建設,中國生態大省黑龍江建成以自然保護區、生態功能保護區和資源型城市轉型、新型產業基地發展共進的區域生態環境保護模式。
黑龍江省環保廳最新發布的《黑龍江省2007年環境狀況公報》顯示,截至2007年底,黑龍江省已建成186個自然保護區總數,其中國家級17個,省級33個,總面積590餘萬公頃。同時,全省建設了32個生態示范區,生態功能保護區5個。全省自然保護區、生態示范區、生態功能保護區建設規模擴大,質量提昇。
黑龍江省區域生態環境保護模式逐步建立。根據主體功能區思想和區域發展環境管理規劃,黑龍江省在骨架公路網規劃、呼瑪河乾流梯級水電站開發規劃、哈大齊工業走廊哈爾濱牛家工業園區、大興安嶺對俄經濟貿易合作區進行了規劃環評或區域環評。
目前,黑龍江省『兩江一湖』規劃、大慶石化『十一五』發展規劃等規劃環評已通過國家審查,雙鴨山煤化工工業生態示范園區規劃通過國家專家論證。三江平原生態功能保護區被列為國家級試點。為支持資源型城市轉型和新型產業基地發展,鶴崗市120萬噸甲醇項目、大慶油田120萬噸乙烯改擴建項目獲得國家批復並開工建設。
『十一五』期間,黑龍江省將依據土地資源、流域水環境以及森林生態功能等環境容量推進生態省建設。黑龍江省將加強黑土地水土流失和西部荒漠化綜合治理,加大煤炭、森林、石油等資源開發型城市的生態修復,並著力推進松花江流域和黑龍江、烏蘇裡江等界河的污染治理。
責任編輯: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