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22日訊 哈爾濱市一名重點中學的高二學生說:『每天看著周圍同學埋頭苦學,自己壓力特別大,覺得每一天胸口都有一塊大石頭壓著,沈沈的,喘不過氣來,有什麼方法能調節一下嗎?』
一位初中生說:『看見監考老師拿起答題卡,心裡一下子就「提」了起來,心狂跳不止,又習慣性的手腳冰涼,想上廁所。』
這是15日記者從哈爾濱市中小學心理教育網上摘錄下的在線心理問答問題。
哈爾濱市中小學心理教育網自2008年3月1日開通以來,受到廣大家長、教師、學生的歡迎和認可。哈爾濱市教育局德育辦主任石秀麗說,哈爾濱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網的開通,一方面,哈市廣大教師和學生通過瀏覽網頁,可以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些基本方法和一些自我調節方法,另一方面,通過在線諮詢欄目能夠了解到各個學段學生容易出現的心理問題,並給與及時諮詢解答,並解決了一部分學生心理困惑。
學習壓力大是頭號心理問題
哈市教育研究院德育教研部郭德鳳老師說,從教育網開通的情況看,學生的心理問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小學階段——學習習慣不良(粗心、注意力不集中等)、行為習慣不良;初中階段——學習壓力大、學習習慣不良;高中階段——學習壓力更大、考試焦慮、情緒問題、人際交往障礙。
記者了解到,在學生的這些分階段產生的心理問題中,學習的壓力是最為集中的、頭號的心理問題,學習的壓力使得學生產生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一位初三學生對記者說過,她沒有任何娛樂的時間,總在不停地學,除了學校的作業,家長也給安排很多的學習內容,這種學習的壓力和苦惱沒法向家長和老師傾吐,而且,即使這樣學,成績沒提高,在班級的成績是中等水平,她感到厭倦學習,很沒自信,有時候腦袋裡莫名其妙地產生一些奇怪的念頭。
此外,人際交往的壓力也存在於各個年齡段中,在線提問中有一個案例引起了記者的注意,『我是一名高二女生。最近幾天情緒很差,因為我的一個好朋友告訴我,不想繼續與我交往下去。我個性挺內向、不善交際,在班級中幾乎只和她一個人交往。我覺得她既富有同情心,又守信用,就把自己生活中的很多隱秘的事告訴她。起初,她還能耐心地聽我講,可是慢慢的,我發現她有些回避我了。最後給我下了「絕交令」。後來我從別人那裡知道,她說和我交往太累了,沒有足夠的能力來承受這些秘密。我很困惑,到底該怎麼辦呢?』
哈市教育研究院德育教研部何曉萍老師在網上回答道:告訴別人秘密要選擇恰當的對象。當你准備將秘密告知他人時,就要慎重地考慮兩個問題:一是你是否有權利要求對方為你分擔責任,二是對方是否有義務與能力為你承受這份責任。當一個人被心中的秘密壓得透不過氣,急需尋找一個渠道來釋放時,應該找一個能使你充分信任的並有足夠能力為你解疑的人。由此可見,對於你來說,那些有著豐富知識與人生閱歷的人肯定是比同齡的好朋友更合適,不妨找一些『忘年交』的朋友傾訴自己的心聲,一定得益匪淺。
哈市中小學心理教師不足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哈市中小學校把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納入了學校的德育實踐課和活動大賽裡面,健康教育涵蓋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然而,對於心理健康教育,哈市教育部門沒有規定在中小學安排固定的課時,很多學校以校醫、德育教師來擔任健康教育的任課老師,心理健康教育沒有專職教師。
哈爾濱市教育局德育辦主任石秀麗說,國家沒有把心理課列入正式的課表,而且心理教師沒有編制,也沒有統一的教材。記者了解到,哈三中、哈九中、哈六中、省實驗中學等高中都有專職的心理教師為學生上心理課,其中,哈三中的心理諮詢教師都有國家級諮詢師證,通過安排心理課,教師對學生進行疏導,為學生減壓。
記者在哈三中高二·六班聽了一堂心理課,這是一個尋求合作的團隊心理的培訓,學生們被分成幾組,按照老師的要求,各小組推選出一名代表進行搶答比賽,然後小組的同學必須用集體的智慧,當堂按照抽簽隨規定的時間與內容完成制作。學生們在活動中增強了交流能力。
孩子『心病』家長束手無策
哈爾濱市中小學心理教育網上,一位在機關工作的張女士發帖子:『我的兒子現在上小學二年級,他學習習慣不好,每天只喜歡玩,自己的學習用品和書包都整理不好,字寫的也是歪歪扭扭,整天丟三落四,為此他的班主任已經找過我好多次了,可是孩子還是一點進步都沒有,懇請各位專家教教我應該怎麼管這個淘氣的兒子?』
管理員回復:我們不要制止孩子去玩,但是我們可以運用強化療法來控制孩子去玩。具體來說,就是給孩子制定一系列短期目標,每達到一個目標就可以得到一個代幣(五角星、小紅花等)。湊齊五個(數量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定)纔可以得到實際獎勵比如看動畫片、玩、購買玩具等。在孩子將所制定的目標全部完成並在一個時期內可以堅持下去,便可以將目標改變,久而久之孩子便可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家住道外區的曹先生說:『我兒子就要高考了,他的成績經過這一年的努力有了很大提高。可是最近他學習的狀態不太好,經常擔心自己會考不好,我們安慰他也沒什麼效果,而且還經常對我們發脾氣,弄得我們不知該如何是好。』
哈爾濱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網的有關專家告訴記者,很多家長對孩子所面臨的問題束手無策,一味對孩子寄予厚望,使得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如果孩子是比較內向的,沒有同齡的朋友,家裡又沒有人能夠理解,孩子沒有發泄的出口,很可能會產生比較嚴重的心理問題。
石秀麗說,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僅僅依靠心理教師來完成,家長是孩子一生的『班主任』,建議家長不斷學習,掌握孩子各個階段的心理狀態。家長應該從感恩教育入手,讓孩子從小對父母感恩,長大了纔會對祖國、社會有愛。另外,還要培養孩子有正確的理想觀,現在,一些孩子理想教育缺失,沒有目標,也容易產生一些心理的問題。
石秀麗說,目前,哈爾濱市中小學心理教育網還處在運行的初期階段,還要從技術上不斷地改進,對於疏導和解決一部分學生的心理問題還是這個網的重心。
記者了解到,在哈市目前有107所中小學開設了綠色網吧,但是這些綠色網吧只是在節假日和假期對學生開放,主要的功能是與社會上的網吧爭奪學生,沒有開設有關心理輔導和疏通方便的網頁和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