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22日訊 『本來是介紹哈爾濱歷史的景點,現在卻給城市的形象「丟臉」。』日前,家住哈爾濱市南崗區吉林街52號大院的李女士向本報反映說,52號樓是棟保護建築,可院內存在很多問題。
15日,記者來到南崗區吉林街52號看到,樓體右側有一個非常醒目的黑牌子,上面寫著『保護建築Ⅱ類』字樣,並標明此樓原為捷克領事館,建於1905年以前,磚木結構,屬古典主義建築風格。記者來到院內看到,花壇裡的灌木上掛上了十幾件晾曬的外衣,有人甚至把內衣也懸掛出來,衣服把樹枝都壓彎了。花壇裡有一些果皮紙屑、塑料袋等垃圾,有人還在花壇裡私自圈出一塊區域種上了大蔥。保護建築物的左側堆積了破沙發、舊水缸、木板等大量雜物。樓體後側一煙囪周圍則堆積了大量的爐灰,把原本很寬的通道變得很狹窄。與52號大院相連的44號大院有一家廢品收購站,塑料瓶和紙殼等廢舊物品堆在院中。居民們說,2007年6月,旅游部門把這裡設為一處了解哈爾濱歷史的旅游景點,並在吉林街上設立了指示介紹牌。可現在這種情景別說讓外地人看後有什麼想法,就是他們自己看後也感到很難堪。希望有關部門對保護建築周邊的環境進行治理。
榮市街道辦事處城管辦工作人員說,他們已經把該院列入今年的改造綠化庭院計劃中,爭取在五六月改造完畢。至於院內爐灰的問題,等供暖結束後就全部運走。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