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22日訊 近日,記者進社區采訪時了解到,一些居民為了申請經濟適用房不惜動『歪』腦筋,用假證明、假戶口或是假落戶等手法迎合經濟適用房的相關政策。社區在調查此類情況時總是慎之又慎,可經常是費時費力地調查後,卻發現一些居民在弄虛作假。
事件一:申請與戶口不相符
日前,記者在文景社區采訪時,一位中年男子拿著一份申請和戶口來到社區,申請辦理經濟適用房補貼。社區工作人員在檢查時發現,該男子提供的申請上寫的住址和戶口上的不相符,請其拿回去重新寫一份。不料,該男子竟然發怒,大聲指責社區主任,看到社區主任態度堅決,最後將申請撕碎後離開。
社區工作人員按照該男子提供的申請上寫的地址去查找後發現,這個地址根本就不存在,該男子拿著假申請來到社區就是為了讓社區給他蓋章,以套取經濟適用房的補貼。
事件二:假落戶口申請補貼
一名女子來到社區稱,她沒有住房,一直住在哥哥家,希望可以得到經濟適用房的補貼。可是盡管該女子將哥哥家的住址說得很清楚,並稱自己已在哥哥家住了很多年,可社區工作人員卻從來沒見過她。
在社區工作人員的一再追問下,該女子終於吞吞吐吐地說出了實情。原來,她自己有住房,聽說無房戶可以辦理經濟適用房補貼,就和哥哥商量了一下,將戶口遷到了哥哥家裡,只要社區認可蓋章後就好辦了,可沒想到社區這關沒過去。
事件三:商人冒充下崗女工
據社區工作人員介紹,還有商人利用自己無業來申請經濟適用房補貼的。日前,一名40歲左右的女子來到社區,該女子拿出相關證明,並指著手中的一個下崗證說,她已經下崗多年,一直靠打零工維持生活。
社區工作人員提出要到她的住處看看時,該女子的反應非常激動,稱自己的自尊心強,由於家裡太貧寒不願意讓別人看到。當社區工作人員表示這是程序時,該女子堅決拒絕並很生氣地離開了。後來,經調查,該女子下崗後經商多年,家中生活已經比較富裕。
文景社區嚴秋艷書記介紹,少數居民為了能申請到經濟適用房的補貼,經常弄虛作假,所以社區對每一個申請者的情況都將嚴格把關,以免給國家造成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