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科教
搜 索
中考英語衝刺復習 五步巧解英語閱讀表達(B)
2008-04-22 16:17:33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22日訊 中考英語閱讀表達(B)是2008年中考重新調整的題型。根據《英語新課程標准》中五級內容目標對寫的目標描述,今年中考英語閱讀表達(B),實際上增強了對學生英語表達能力和用英語完成任務能力的考查,那麼如何在該題的寫作上獲得理想的分數呢?

  一、總體認知

  1.文章的體裁與特色

  該題考查的是應用文的寫作,應用文重在應用,故語言平實、准確、簡潔,格式規范,結構嚴謹。中學生所學的應用文體主要有書信、通知、失物招領、便條、海報、廣告、電子郵件、履歷表等。應用文在實踐中逐漸形成了較為固定的格式和語言特色,因此學生應對上述兩點有所把握。

  2.中英文的提示語

  學生在動筆前一定要研讀中英文的提示語。提示語中不僅含有對寫作的具體要求:即選用何種應用文體,而且還包含寫作的所有信息。

  3.采分點的分布

  該題的分值為5分。學生應特別注意其采分點的分布情況。該題采分點主要集中在應用文的寫作特點、可讀性、信息含蓋(包括所有信息)、語言表達(無綜合性語言錯誤)和句子數量(不少於5句話)等方面。

  二、寫作步驟

  第1步審試題

  審題是突破口。審題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1)審應用文體(2)審格式(3)審人稱和時態。學生要認真閱讀提示語,弄清要求,明確所寫內容。例如:你給Bill留了一張便條,告訴他:你們要於周日早上7:30在學校門口集合,一起坐車去西山野餐,希望他一起去。讓Bill不要忘記帶上一些食品。請使用至少5句話表達相關內容,並涵蓋所有信息。從題目上看文體應該是應用文中的便條(Note),格式已給出,人稱則為第一人稱為主,時態則為將來時和現在時。這樣便為動筆打下了基礎。

  第2步圈要點

  審題後要列全要點。仍以上文為例其要點為:(1)活動內容:去西山野餐(2)時間:周日早上7:30 (3)集合地點:學校門口(4)方式:乘車(5)邀請對象:Bill(6)准備工作:帶食品。學生如能准確地把握這些考題的信息,就能為語言表達提供正確而全面的信息依據。

  第3步定短語

  學生在列全要點後就應確定文章所需要的短語。仍以上文為例,其短語應為:去野餐,周日上午,學校門口,乘車,帶食品等。

  第4步寫全文

  上述准備工作完成後,學生就可結合自己的語言知識和運用能力進行寫作。寫作中一定要避免使用漢語式英語。句子要符合英語表達習慣。學會使用自己熟悉的句型、語法和句法知識靈活地進行表達。就是說此路不通,就要找另一條路走,要有應變的能力,殊途同歸以達到相同的目的。

  第5步查病句

  文章寫完後要對其進行全面的檢查。尤其要注意人稱與數是否一致,動詞的時態、語態是否恰當,大小寫、拼寫、標點、習慣用語、格式有無錯誤,要點有無遺漏,文句有無語病,行文是否連貫。

  例題:明天早晨8:00,全體九年級學生要在校門外集合,去農場勞動。請穿上舊衣服,自帶食品及水,並注意安全。請根據所給條件寫一篇簡短的通知。

  要求:寫出5句話,用上所有信息。

  NOTICE

  April 25,2008

  All the students of Grade Nin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tudents」 Union (學生會)

  參考答案:We」ll go to work on the farm tomorrow. Please meet at 8 o」clock outside the school gate. Remember to put on your old clothes and bring your own food and drink. Please keep safe when you are working. That」s all. Thank you .

  總之,學生應注意平時的積累,認真對待日常訓練,掌握應對策略,寒梅之香一定會撲鼻而來。

  (作者楊麗,英語特級教師,功勛教師,全國優秀外語教研員,國家級骨乾教師。)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