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策
搜 索
慈善是愛和責任——訪市慈善總會換屆組長方存忠
2008-04-23 06:46:01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趙艷 左楠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23日訊 正在進行的市慈善總會換屆工作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為使廣大市民更深入地了解慈善事業的相關問題,記者昨天采訪了市慈善總會換屆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方存忠。

  在接受采訪時,方存忠動情地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美國小女孩帶著自己的全部積蓄去參加一個慈善晚宴時,因沒有請柬而被拒之門外。小女孩問了這樣一個問題:『慈善不是錢,是心,對不對?』當晚,盡管有很多富豪捐出上百萬美元,但捐出30美元25美分的小女孩卻成為慈善明星。方存忠說,慈善事業的核心價值觀是愛和責任,愛是慈善的原動力、引擎和核心。

  方存忠這樣闡釋慈善的定義:慈善是把利益或者時間轉移給他人,是超越親情友情關系或者沒有利益關系的人與人之間無償的救助行為,是一種大愛、一種博愛。

  方存忠說,責任是慈善的基礎,慈善是一種道義責任和社會責任,是基於一種自覺自願的行為,是發自內心的愛的表達和真情的流露。慈善的責任是愛的理性昇華,是愛心的延展和深化。有了這種責任,慈善不僅是對貧困者盡人道之情,也是對社會和諧的向往。有了這種責任,公民不再把促進社會公平僅僅看作政府職責,而是全體公民的共同職責。有了這種責任,每個公民把愛的表達從同情憐憫昇華為一種道德義務,從而讓善舉從感性的行為上昇為理性的行為,從個別行為走向普遍行為,從偶然之舉轉化為一種日常的生活方式。慈善的原則是自願性、社會性、無償性和獨立性。

  就下一步如何做好市慈善總會的工作,方存忠說,要秉承『依靠社會辦慈善,辦好慈善為社會』的原則,抓住公信力這條主線,做好社會發動、組織設計好慈善項目的實施和培育慈善文化等三項工作。他說,公信力是慈善機構的生命線,直接關系到慈善機構的生存與發展,抓住公信力要做到公開、公正、透明。公開就是要陽光作業,對善款善物的使用、分配、經營等全過程,都要向社會公開,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取信於民。公正就是要辦事公道,秉持正義,每一個慈善項目的選擇,每一筆善款的發放,每一件善物的使用,都要處以公心,不徇私情。透明就是要建立嚴格明確的規章制度,要向社會公示,尤其是慈善組織的財務管理和善款善物的管理發放,一定要做到透明,堅決防范慈善運作中的腐敗問題,保證善款善物的安全,增強捐贈者的信心。

  方存忠說,我們的社會不缺少善行義舉,而是缺少讓善行義舉得以閃光的機會;我們的社會不缺少慈善美德,而是缺少將慈善美德弘揚光大的濃厚氛圍。傳媒一定要在慈善文化的培育上有所作為,讓慈善走進每個人的心田。

  方存忠還就中國慈善事業發展的歷史和哈爾濱慈善事業的現狀以及政府如何支持慈善事業等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責任編輯: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