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23日訊 春耕時節,海林市開展了集中幫扶村級組織活動,全市128個單位、9個鄉鎮的千餘名乾部組成工作隊,分別深入到123個村進行幫扶,被農民們親切地稱為『田保姆』。
集中幫扶活動自3月7日啟動,分為准備階段、駐村調查階段、集中幫扶階段和總結完善階段,重點解決村集體經濟薄弱,村民致富緩慢,發展不快的問題。根據農村經濟發展情況按照經濟貧困村、經濟薄弱村、經濟小康村和經濟富裕村進行分類,海林市要求幫建單位和鎮村乾部要一同找准制約村經濟發展的癥結,幫助村裡確定適宜村情的發展定位、思路、產業,明確年度實施計劃。海林市還給幫扶單位下了指標:今年全市人均純收入萬元村從3個增加到10個,經濟貧困村和經濟薄弱村分別按10%和15%的比例位次前移。
今年海林市出現了乾部和農民一起『鬧』春耕的景象,由128個幫扶部門組建的工作隊真包實幫,走到田間地頭忙得不亦樂乎。海林市交通局為萬丈村集體發展產業出謀劃策,先後為其提供了5000棵美國大榛子苗和8000棵紅松嫁接苗和60噸水泥,並為張啟旺、寧光東等10戶貧困戶捐款購買生產資料。赴山東省考察歸來的村支書郭同起給大家支招,為了保險起見,郭同起決定自己『打樣』試種一年。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