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鶴崗4月23日電 從人民銀行鶴崗中心支行了解到,每年鶴崗市在市場上發行硬幣100多萬元,並且每年都有增加投放的趨勢,可是到年底回收時卻收不回來,從而造成硬幣短缺。那麼,這些硬幣又到哪裡去了呢?為此記者進行了一項調查。
市人民銀行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每年都要發行近百萬的輔幣投入市場,可是市場上1角、5角硬幣頻頻出現短缺現象,使得市民生活和一些商家經營受到了一定影響。這裡除了現在流通的硬幣材質為鋼芯硬幣,有份量重、不便於攜帶等缺點外,還與一些市民對硬幣的認識和習慣有關。記者在一些市民那裡了解到,現在,每個市民家庭裡都有一個或兩個甚至更多的儲錢罐,每遇到購物後,在商家找給的1角、5角硬幣後,便隨意丟在家裡的抽屜裡或者儲錢罐裡,一放就是很長時間。市民於先生家裡就有三個這樣的儲錢罐,其中有兩個已經裝滿硬幣,估計也有數千枚的分幣和角幣,全家人只是習慣地將硬幣放到儲錢罐裡,還沒想到把這些硬幣再存到銀行。
另一種現象就是有的家庭有節儉的意願,有些大人把一些購物找零的零錢送給孩子,由孩子存在錢罐裡攢起來,積少成多,讓孩子有一個可以自己支配的空間。在商場裡,大家可以經常看到,有的形狀為小豬的金色儲錢罐約有一個籃球大小,可以看出那裡能放多少硬幣吧?還有一種現象就是一些貨幣愛好者的收藏了。一分、兩分、五分、一角……雖然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巧的硬幣在生活中出現的次數越來越少,但在收藏市場它們的身價卻是日益提昇。市民老王就是一個典型的貨幣收藏愛好者,在他的家裡就有很多成套的硬幣,還有數百枚他認為值得收藏的部分硬幣。這些貨幣收藏愛好者受到前些年一些分幣在收藏界價格爆增影響,對於帶年號的硬幣更是情有獨鍾,隨著愛好者的增多,又有很大一批硬幣『隱藏』了起來。因此,就出現了一方面銀行不斷地大量投放硬幣,而市場上卻出現輔幣緊缺的現象,大量的硬幣都沈淀到百姓手中。
專家提醒百姓改掉不良的習慣,別拿『硬幣』不當錢花,讓硬幣在市場上『動』起來,真正地履行它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