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龍江中醫教授新解《紅樓夢》王熙鳳並非死於婦科病
2008-04-27 07:26:17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馬曉雪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27日訊 近年來『紅學』熱熱度不減,尤其央視《百家講壇》,讓各路紅學家從各種不同的角度研究分析《紅樓夢》,更是引起大眾的關注。然而,黑龍江中醫藥大學人文與管理學院王宇教授創造性地從女性健康管理學角度出發,研究古代女性倫理衝突與情志疾病的關系,尤其是針對古典名著《紅樓夢》的女性人物進行該方面的研析,讓看慣紅學家爭論的人們耳目一新。

  國內高校首開『女性健康管理課』

  1995年,世界婦女大會提出『推進女性健康管理主流化的研究』,這引起了當時還在從事醫學背景工作的王宇教授的興趣。作為女性,她更深切的體會到女性在社會生活、倫理衝突中所扮演的多重角色,及角色背後隱藏的更深層次的原因。作為黑龍江省的女性學專家,她開始投入女性健康管理這門交叉學科的研究。2006年夏天,王宇參加了衛生部組織的全國第一屆『健康管理高級師資班』,成為中國首批健康管理高級師,這為她後來的女性健康管理研究提供了更多理論與實踐基礎。去年年底,王宇任教的『女性健康管理』課在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開講,女性健康管理課首次位列國內高校課程表內。

  2004年,王宇教授開始投身省教育廳科學技術研究課題『女性倫理衝突與情志疾病關系』研究。她將視角縱深擴展,將研究分為古代、現代兩個部分。在古代女性倫理衝突與情志疾病關系研究中,她獨創性地將古典名著《紅樓夢》裡的女性文學人物作為研究對象。為了能更深入的研究這些人物,她將曹雪芹的《紅樓夢》仔細研讀多遍,對每個人物的生活環境、性格特征、身份角色和與其他人物的關系、衝突逐一分析。她研究過的《紅樓夢》上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心得、分析、注釋,很多朋友都笑問她是不是改行了?

  為了能更加真實地了解時代背景、社會背景和人物特征,她還查找了大量史書和針對古典名著的評論、分析著作。將《女誡·卑弱第一》、《後漢書》卷八十四、《董仲舒·春秋繁露》、《中國文學史》、《漢書·谷永杜鄴傳》等數十本史書、著作作為參考。同時,她將自己學習的中醫學理論融入其中,並多方查找中醫醫書,對古代一些驗方、傳統中藥與《紅樓夢》中的描述進行比較,系統研究人物病因。

  林黛玉:

  心病重而致肝郁

  王教授分析:林黛玉多愁善感,難以衝破封建人際關系和封建禮教的重壓。她內心的情感渴望與現實的激烈衝突,終使她郁郁不得解。

  首先,黛玉與寶玉私下托付終身,觸犯封建倫理道德之大忌,心病難醫。林黛玉平日最擔心別人破壞她和寶玉之間的愛,於是夢中就出現了『賈雨村作媒』,把她許配給『繼母』的親戚做續弦的幻覺,出現了鳳姐、邢夫人、王夫人、寶釵的名為道喜實為幸災樂禍的嘴臉。第八十九回中,黛玉竊聽了雪雁對紫鵑所說的『寶玉定了親了』的話,自知婚姻大事由不得自己,竟『有意遭塌身子』,不做任何反抗,只逆來順受,『只要速死』。

  其次,黛玉性格反叛,孤傲不合群,滿腹心事無處排解。封建社會要求女性人身依附於男性,不能有自己的思想,而《葬花詞》中反映出的黛玉卻追求『隨花飛到天盡頭』的自由,渴望擺脫封建束縛,不與世俗同流合污,但又無可奈何地慨嘆『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再次,她孤苦的身世,寄人籬下的生活,無法向人訴說的情感折磨,封建人際關系和禮教的重壓,使她身心創傷難平。『兩彎似蹙非蹙柳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刻畫出人物的相思、悲傷與無助。思傷脾,脾土一傷,水谷化生無源,後天之本不固,必然易生疾患;悲傷肺,肺金一傷,癆蟲蝕肺。因此她應屬心病重而致肝郁,心病成真而死。

  薛寶釵:

  失去自我壓抑患病

  王教授的論文中闡述:寶釵是典型的女教培育出的典范。她處處順從、適應,迎合封建倫理的要求。她自覺地使自己的一言一行符合封建淑女的規范,她雖對寶玉有愛慕之情,然而自由愛情是違反封建禮教的,因此,她冷酷地抑制住自己正當的情欲,將自己對寶玉的愛情封閉到莊而不露的地步,在生活上,有愛美的天性和很高的審美能力,可她卻常常自覺不自覺地去扼殺或壓抑自身的愛好和情趣,始終處於不冷不熱的中間地帶。

  她奉行『女子無纔便是德』的觀點,勸黛玉女孩子不識字反倒更好,作詩寫字等事,並不是女子分內之事,女子只該做些針線紡織的事情。《紅樓夢》的很多章節都刻劃出寶釵對『三從四德』的遵從,這種失去自我的情感壓抑,必然導致疾病的發生。

  王教授分析:小說中多次提到她小小年紀既落下病根,時常發作喘嗽,憑什麼名醫仙藥,從不見一點效果,倒是癩頭和尚的『冷香丸』有些效果,從她經常發作,必服『冷香丸』的描述中可看出薛寶釵的病當屬情志病了。

  王熙鳳:

  並非死於『婦科疾病』

  《紅樓夢》研究中普遍認為,鳳姐死於婦科疾病。但王教授研究認為:鳳姐的病是氣出來的,操勞出來的。在男權統治下的女性,雖有萬般能耐,然難與世俗抗爭,她在外面風光無限,事無巨細,親自操勞,但機關算盡,仍得罪不少人。在家裡面對賈璉的生性風流,想獨佔丈夫的心,更與封建倫理不吻合。封建社會男可有三妻四妾,女則必須從一而終。王熙鳳想控制賈璉感情專注於一己,實是與封建社會相抗衡,終不能成,只能將這種怨恨的情緒轉向同樣是弱者的自己的同性。如耍兩面三刀,借秋桐害尤二姐等,王熙鳳的殘忍正是男權社會的產物,同時,自己也成了男權社會的犧牲品。

  『人中之鳳』的王熙鳳,與『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相抗衡,必將經常受氣,因惱成疾,導致肝郁氣滯血瘀,又因小產而落下病根,漏下不止。於是,日復一日的消瘦下去,加上賈府日漸敗落,鳳姐已經回天乏力,心力交瘁的鳳姐終於撒手而去,『璉二奶奶沒有住嘴說些胡話,要船要轎的,說到金陵歸入冊子去』,雖然有玄幻成分,但是我們還是可以看出,鳳姐的病根依然是在肝郁氣滯上。

  秦可卿:

  長期羞郁死於心病

  秦可卿是《紅樓夢》中最特別的人物之一,在曹雪芹的原稿中她自縊身亡。但從《金陵十二釵正冊》和紅樓夢支曲《好事終》中王教授發現,可卿是因為她的無法解脫的心病纔選擇最簡單的做法——自殺。但庚辰本以後的版本,作者改成為病死。那麼就必須有個病因,王教授認為:最恰當的病因就是情志病。她婆婆尤氏說她是因為秦鍾鬧學給氣的。其實,這只是誘因,真正郁結於心的是她與公公賈珍通奸的心病。

  在『萬惡淫為首』的社會裡,心性極高的可卿哪堪豪門世家中禮義廉恥的重壓,長期的羞郁終究會生出病來的,這就是她的病因,再被秦鍾這麼一氣,郁而兼惱,終於肝木過旺,不僅乘土還累及母髒,使得腎水虧虛,肝腎虧虛,經水二月未至,終究是病倒了。出現了典型的肝郁氣滯血虧之候:『左寸沈數,左關沈伏;右寸細而無力,右關虛而無神。其左寸沈數者,乃心氣虛而生火;左關沈伏者,乃肝家氣滯血虧。脾土被肝木克制者,必然不思飲食,精神倦怠,四肢酸軟。』以十全大補湯去辛溫的肉桂加上滋陰補血的阿膠,再加上疏肝理氣的香附米、延胡索、醋柴胡等等,是一服完美的疏肝健脾補血之藥。但是,心病終需心藥醫,書中醫生自己也說『人病到這地步,非一朝一夕的癥候了,吃了這藥,也要看醫緣了』,可卿自己也明白她這病是再高明的醫生也醫不了的,自道『任憑他是神仙,治了病治不了命』。

  妙玉:

  情感壓抑走火入魔

  研究中,王教授發現『妙玉』是情志病患者的典型。她指出:凡心未泯的妙玉父母雙亡,陷身尼庵,無人做主,平素只能將個人情感欲望深藏,但內心卻有著『辜負了,紅粉朱樓春色闌』的情感壓抑,無處排解而走火入魔。當她病發當天的白天見到寶玉時,兩人的情態語言已見暖昧,晚上坐禪時又『聽見房上兩個貓兒一遞一聲廝叫』凡心己動,『忽想起日間寶玉之言,不覺一陣心跳耳熱……仍到禪床上坐了,怎奈神不守捨,一時如萬馬奔騰……』『只見妙玉兩手撒開,口中流沫。急叫醒時,只見眼睛直豎,兩額鮮紅』,妙玉已走火人魔。這從中醫的角度講屬神魂的病變,病機是妙玉久抑的凡心萌動致使相火妄動。相火妄動則引動心火,心神被擾則難於統攝魂。《靈樞·本神》曰:『隨神往來者謂之魂。』《類經》注曰:『魂之為言,如夢寐恍惚,變幻游行之境,皆是也。』終至神魂不藏,不安於捨而出現諸多幻覺:『覺得禪床便恍蕩起來,身子已不在。便有許多王孫公子要求娶他……一回兒又有盜賊劫他去持刀執棍的逼勒,只得哭喊求救』,所以那大夫開出降伏心火的藥,吃了一劑,心火降則神魂略定,故稍稍平復了些,但是,終究是凡心未滅,所以『病雖略好,神思未復,終有恍惚』。

  妙玉雖身在佛門,終究正值妙齡,對於凡塵中的種種,也是『雲空未必空』。從她在寶玉面前矯情的做作和處處表白自己與眾不同可看出,她情絲一縷暗系著她唯一能見到的男性——寶玉,被壓抑的情思一旦找到宣泄口,神魂難定而終至走火入魔。

  此外,王教授還指出,《紅樓夢》中還有許多女性具有明顯的病癥,如性格孤傲、剛烈耿直、身份低下的晴雯氣郁而死;為賈府生兒育女、但身份低賤、內心的妒火與仇恨交織導致人格扭曲的小妾趙姨娘等。

責任編輯:邱士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