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北網5月6日訊 ( 耿聞 )隨著北京奧運『祥雲』火炬在中國香港、澳門的傳遞,煤城七臺河哺育的礦工女兒、冬奧金牌零的突破者楊揚日漸心潮澎湃:『祥雲』回家了,在海南三亞當內地第一棒火炬手,我感覺到幸福突如其來。
從煤城到鹽湖城楊揚傳承的是礦工風骨奧運精神
楊揚生長在黑龍江省七臺河市,她的父親原來是七煤公司新建煤礦的一位礦工。楊揚爸爸的工友,後來培育出5位世界冠軍的孟慶餘教練發現了獨具天賦、韌勁十足的楊揚。
礦工風骨、烏金意志從小熏陶著楊揚,孟慶餘教練實踐、研究和發明的獨到的訓練方法和器具為楊揚日後披荊斬棘、闖關奪冠奠定了堅實基礎。
如今白山黑水、邊陲煤城再次給予楊揚動力,諸多媒體這樣介紹她:楊揚來自黑龍江省的七臺河市,1984年開始接受滑冰訓練,1995年進入國家隊。至今為止,她一共獲得59個世界冠軍。2002年,她在美國鹽湖城舉行的冬奧會上,還獲女子500米和1000米兩項短道速滑第一名,從而成為我國獲得冬奧會金牌的第一人。楊揚來自祖國最北方的城市,而三亞是大陸最南端的城市,由楊揚擔任第一棒火炬手,相信也具有特別的意義。
難忘故鄉情,有記者循著楊揚成長的足跡提問:你的家鄉七臺河幾乎在中國的最北邊,你又是冰上項目的運動員,今天卻在中國最南邊的三亞傳遞火炬,感覺也很特別吧?
楊揚說:三亞讓我感覺很舒服,讓我的狀態很好。且體育運動所傳遞的精神是全人類共同認可的,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這種精神都是共通的。
幸福時刻,楊揚可曾想起孟慶餘教練含辛茹苦的哺育之情。世界冠軍的搖籃七臺河如今也可以欣慰地告訴礦工女兒楊揚:20多年來,孟教練親自帶出的隊員共獲得各級別金牌300多枚,10餘次打破世界紀錄。七臺河市已向各省市隊、解放軍隊輸送短道速滑人纔一百餘名。同是七臺河礦工女兒的冬奧冠軍王濛,已經擔起中國女子短道速滑領軍的重擔。孟慶餘教練因趕赴冰場途中犧牲之後,中宣部批准拍攝的、以孟教練為原型的奧運獻禮影片《破冰》已在七臺河市拍攝完畢,北京奧運會前將在公映並向國外發行。國家體育總局、黑龍江省投資建設的七臺河市體育中心綜合體育館即將矗立於山湖之間,你的師妹師弟即將告別異地訓練之苦。
楊揚自解成為首棒火炬手原因:與奧運有不解之緣
從世錦賽冠軍,到奧運會冠軍,從運動員到北京奧組委的工作人員,從1984年開始接受滑冰訓練起,楊揚就與體育,與奧運結下了不解之緣。20多年過去了,楊揚生活一直離不開奧林匹克這個大家庭。
如今已經成為北京奧組委志願者部專家的楊揚說:『除了運動成績之外,我本人一直在奧林匹克大家庭裡面,三次參加過奧運會,現在又在奧組委工作,我的經歷應該是他們選擇我的原因』。
對於身份的轉變,楊揚表示自己非常適應,頭戴無數冠軍光環的她在談起自己不同尋常的經歷時顯得非常謙遜。她說:從運動員的生活轉換為一名奧組委的工作人員,使自己能夠有這麼好機會和平臺,去更多地感受奧運,感受體育;其實我一直認為自己是非常幸運的,我是一直在大家的呵護下成長起來。
對於奪取奧運會冠軍和成為火炬手的感受,楊揚說,感覺有些不同,『拿奧運冠軍是自己多年的夢想,一直在追求,拿到成績的那一刻實際上是一種願望的實現,成為火炬手當然也是願望,但是當第一棒絕對是驚喜,所以還不太一樣,但是這種幸福的感覺是一樣的』,她說。
楊揚說,雖然自己曾經是冬季奧運會的冠軍,但不管是冬奧會還是夏季奧運會,所傳遞的都是大家共同的夢想,也有著共同的意義。
境外傳遞百感交集,『祥雲』火炬回家有著別樣的激動
楊揚十分惦念恩師和家鄉,更熱愛祖國。在鹽湖城奪得冬奧金牌後回到家鄉七臺河探親時,楊揚曾經和七臺河礦工報記者談起韓國對她的覬覦,當時她說:我的根在中國。
如今楊揚說:我一直關注著火炬接力境外傳遞的每一個細節,境外傳遞的林林總總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個傳遞過程也發生了很多不和諧的東西,先是激動和興奮,然後是憤怒,最後是感動,多種情感交集在一塊。看到很多的華人學生能夠站出來,很感動。所以我也在學習,在感受,而且在感受過程中也掉眼淚。金晶作為一個中國火炬手,本能的去保護火炬,我想換了誰都會去那麼做,她雖然是一個殘疾人,但她當時有那樣的勇氣,確實挺佩服她的。如今,火炬已經回到中國,今晚就將踏上內地首站三亞的土地,也把我們的夢想帶回中國。
楊揚說:我的心也安穩了許多。她說,雖然現在火炬終於到家了,其實火炬不光是中國人的,還是全世界人類的,傳遞的也是全世界人類共同的夢想,待奧運開始的時侯,也是實現世界人民的夢想時刻。
楊揚透露在奧組委的志願者部的工作和在央視做節目
5月4日,當楊揚在海南省三亞市火鳳凰廣場跑完北京奧運會中國內地第一棒後,面對眾多媒體記者再次暢談感受。
記者:你現在印象最深,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麼?
楊揚:之前興奮和激動比較多,但是真正跑的時候,挺幸福的感覺,而且還有一種感覺就是說,像真正體會到奧運會就要開始那樣的感覺,有時候在北京每天都聽見在說奧運,稍微有些麻木了,但是到了這個地方,氣氛一起來的時候,感覺到自己又像在比賽場上了,因此對北京奧運會又多了很多期待,很想比賽的時候,為運動員加油的場面。
記者:當聽說自己是第一棒的時候,你的驚喜能不能具體說一下。
楊揚:一直都很關注奧運火炬傳遞,也一直期待自己能成為一名火炬手。我當火炬手也是有很多機會,就是因為這種渠道太多,就大意了,在最後快要結束的時候,我看很多人在填確認函,但是我沒有收到。當時我以為自己是火炬手了,打電話纔發現被漏掉了,我特別著急。體育總局和奧組委特別重視這個事兒,去為我爭取了這個名額。海南省給我打電話,希望我成為海南省的火炬手,後來知道自己是第一棒,特別驚喜。這件有001標記的衣服穿上以後感覺特別好,就像穿上婚紗一樣,一輩子只有一次,我會珍藏它。
記者:你現在除了奧組委的志願者部個工作之外,你還做什麼其他工作?
楊揚:現在事情挺多,志願者部也是挺多事情的,我們從志願者確認,到下半年時候還有啦啦隊,包括奧運期間的後援團,為了保證他們後續的工作,我現在在中央電視做一個欄目,每周六播出,這個大家也是可以關注的。這是我目前比較主要,平時也參與比較多的公益活動,我在裡面也算主力隊員,另外我們有一個『牽手為聖火』的活動,通過網絡參與的方式,讓更多的人為奧運加油。接下來也會做這方面的推廣。還有就是前幾天我和李寧大哥、桑蘭、高紅等100名運動員在北京發起了主題為『讓這比賽開始』的倡議活動,希望全世界運動員一起響應,讓奧運和體育回歸本原,把純粹的比賽還給奧運會。大家不論從保護聖火,還是為聖火加油也好,都是圍繞奧運的一些事情,參與這些事情。確實覺得在參與過程當中收獲了也很多,因為我本身做運動員,在場子上面可以為國爭光,現在退下來,也有了這樣一個平臺,做跟體育相關的,可以繼續延伸,會覺得自己以後很快樂,收獲也很多,精神也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