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7日訊 黑龍江省通河縣把改造棚戶區和農村泥草房『雙改』工程作為一項民心工程全力推進。2005年以來,引進開發資金14億元,改造棚戶區3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56萬平方米。2007年投入農房改造資金1.1億元,改造泥草房1620戶。
這個縣堅持規劃先行,制訂了《全縣城鄉建設總體規劃》、《村鎮體系規劃》等和24個重點村泥草房改造規劃。同時聘請哈工大建築設計院、天津城建設計院等院校、專家,對新建樓房和農房進行專業設計,力求建成美觀時尚、經濟適用、風格各異、相互協調的精品工程。
通河縣在農村泥草房改造上,對完全沒能力建a房、年人均純收入720元以下的貧困農民,給予集中統建扶持,按照每棟2戶、每戶42平方米的戶型,由政府統建節能住房,每戶農民只出5000元;或由政府補貼1.5萬元,由農戶自建;對於購買舊磚房的農民,每戶補助1萬元。對有能力建房的農戶,由政府協調提供1-3年期住房貸款;對用苯板、免燒磚、稻草板建設節能房的農戶,分別提供1000至5000元不等的節能建築材料補助;對農民在集體土地上建集資樓的,補助每戶5000元。此外,還制定了《經濟適用住房暫行辦法》等一系列相關配套政策。規定經濟適用住房價格每平方米僅為850元,並設計了40-65平方米不等的戶型,使被拆遷貧困戶用拆遷補償資金基本能買到住房。對無能力購買或暫時無房源的貧困戶,實行廉租房租金補貼。2007年每戶每月補貼60元,2008年增加到150元。還對低保戶、殘疾戶給予特殊照顧。
2007年,這個縣鼓勵農民自籌改造資金8300萬元,縣直87個部門還幫建82個村,每個幫建單位幫助改造1-2戶泥草房,建設、土地等相關部門免收全部行政事業性收費。通河縣農村信用社采取土地抵押、聯保等方式,2007年投放泥草房改造貸款840萬元。2007年,同時,縣財政拿出320萬元專用建設經濟適用住房和廉租房補貼,投資260萬元用於泥草房改造補貼。省建設廳、民政廳等部門支持改造資金達339萬元。縣裡還引資韓國、遼寧等30多家房地產開發企業投資改造棚戶區,有效解決了房地產開發資金問題。
通河縣同時引導偏、小、窮、30戶以下的小屯向中心村和小城鎮撤並。2006年,采取政府出資、農民投工投勞的方式,建設11棟、924平方米新型住宅,將地處偏遠、交通閉塞、自然條件惡劣、全部居住泥草房的下青山屯22戶農民整體遷入新居。2007年,縣裡在濃河鎮富強村和富林鄉紅旗村集中統建節能稻草板房20棟、1680平方米,安置農村特困戶、殘疾戶40戶。節能稻草板房每平方米造價僅為625元。稻草板房冬暖夏涼,用稻殼取暖,一個取暖期的費用僅為180元。縣裡又引進哈爾濱鈺昇新型牆體材料有限公司生產稻草板,年產可達50萬平方米,可建設稻草板房18萬平米。2007年,濃河鎮富強村和清河鎮清河村農戶建設2棟、86戶、5950平方米農民集資樓,佔地僅8300平方米,同時整理出耕地54畝。在棚戶區改造中,建高層住宅12棟,節約建設用地近2/3。在縣城建設首批經濟適用住房3棟、1.5萬平方米,安置城市貧困居民270戶。在農民集資樓和城市部分住宅區,嘗試采用地下熱源供暖。
配合棚戶區和農村泥草房改造,通河縣實施農村改路268.3公裡,全縣已有65個村實施了通村通暢公路建設,通村通暢公路率達到79.3%,82個行政村中有51個村實施了村內道路硬化,佔行政村總數的62%;改水52個村屯;改廁1918戶;改灶1500戶;建水泥排水明溝72.4公裡;亮化11個村,安裝路燈534盞;建村內公園5處,綠化村屯51個,栽植綠化樹280萬株,使村容村貌煥然一新。縣城實施了綠化、亮化、美化工程。栽植綠化樹5萬餘株,鋪草坪24萬平方米,栽植花灌木80萬株,形成了『一街一品、一路一色』的城市景觀;共安裝路燈645基杆,5120盞,主街道亮化達100%,樓體亮化達95%;興建了14.1萬平方米的江畔公園、7.7萬平方米人民廣場和3.2萬平方米岔林湖公園。
今年,全縣將再改造泥草房3334戶,建設農民集資樓7個村2.8萬平方米,棚戶區開工建築面積30萬平方米,完成20萬平方米。計劃5年內,完成棚戶區和農村泥草房改造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