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十萬農民工乘專列插秧 插秧10餘天 每人打工賺四千
2008-05-08 06:19:04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馬添倫 王健澤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5月8日訊 7日,近5000名農民在哈東站登上開往虎林地區及前進農場的列車。據悉,接下來幾天內將有近10萬農民工乘專列陸續進入上述地區,開始為期10餘天的插秧工作。雖然打工時間短暫,但每名農民工平均可賺到4000元左右。

  14時16分,隨著哈東站檢票口鐵門打開,等候在候車室內的農民湧入站內,站臺一下子熱鬧起來,他們就是准備乘車進入虎林地區及前進農場的插秧大軍。擠在隊伍中的王大嫂告訴記者,她來自青岡縣,家中有十幾畝地。為了不耽誤自家的農活,她來之前以每畝60元的價格僱人來種地。而她到虎林插秧,每畝地能掙120元錢,裡外一算還剩60元。在虎林插秧供吃供住,不用花一分錢,如果沒有特殊情況,她在虎林乾10多天活就能掙4000塊錢。

  吉林省農民李某告訴記者,去年他就去虎林插秧了,10多天下來賺了幾千元。今年他們村一共來了30多人去虎林插秧。

  據A45次列車長於晶濤介紹,今年去虎林、前進農場插秧的農民約有10萬人,基本上都來自吉林省和我省青岡縣,他們將會在幾天內分批到達虎林和前進農場,為此哈東站還向哈爾濱鐵路局申請增加列車,今天是首個高峰期,運送旅客約5000人。今天發出的四趟車中,A45次和A69是加車。

  省農委生產處處長李世潤認為,大量農民前往這兩個地區插秧和近年來兩地種植結構發生變化有關。以虎林地區為例,虎林屬於三積溫帶氣候特點以及水源條件好,非常適合種植水稻。另外,國家對種植水稻給予補貼,而且大米的市場價格比其他糧食作物要高一些。基於這些原因,近幾年虎林農民大量『改旱為水』。虎林原來以玉米、大豆、小麥等旱田作物為主,現在水稻逐漸成為當地的主要農作物。根據我省的氣候特點,5月10日到20日之間插秧,水稻的產量最高,這10天是插秧的黃金時段,而以虎林當地的農民數量根本無法在10天之內完成七八十萬畝水稻的插秧工作,所以很多外來具有插秧手藝的農民便在此時湧入虎林地區。根據這幾年的情況看,虎林水稻面積的增加不但提高了當地農民的經濟收入,也為外來農民提供了賺錢的機會。

責任編輯: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