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9日訊 8日,省衛生廳專家就手足口病和腸道病毒EV71的關系和區別進行了詳解。
據專家介紹,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腸道病毒71型(EV71)只是引發該病的病毒之一。引發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20多種(型),以柯薩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腸道病毒71型(EV 71)最為常見。腸道病毒71型感染後引起重癥病例的比例較大。
EV71感染後一般僅有輕度不適,多以發熱起病,一般在38℃左右,部分患兒在手、足、口腔粘膜、臀部和肛周等處出現皮疹,有的患兒會出現咳嗽、嘔吐、咽痛、咽部充血等,還有的出現精神差、煩躁、肢體無力及抽搐等神經系統表現。個別的病例可伴有嚴重的並發癥,重癥病例多在發病後3?7天內出現中樞神經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嚴重並發癥,並可引起死亡。目前還沒有特異的治療藥物,主要以對癥治療為主。
省衛生廳指出,目前我省沒有發現EV71病毒,其他類型手足口病病毒感染與往年沒有明顯差別。李斌廳長表示,關於手足口病的相關情況要加強與相關媒體的溝通聯系,一旦我省發生EV71型腸道病毒疫情,將及時、准確地發布轄區內的法定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確保公眾的知情權。據了解,目前省衛生廳應急辦、醫政處和疾控處正在做全省必備醫療救治和防控所需物資的調查摸底工作,以備統一調撥使用。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