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解決指導力量薄弱 融入型黨建花開佳木斯
2008-05-11 09:36:44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鄭宏 孫世君 高永強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5月11日訊 市場經濟中,非公經濟舉足輕重,企業個數、員工人數、GDP貢獻都佔相當優勢。然而,在非公企業中黨的建設滯後於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情況日益突出,黨組織組建率低、黨建工作不夠活躍、黨組織和黨員作用未得到有效發揮等問題日益顯現。

  鞏固黨的執政之基,加強非公經濟和新社會組織『兩新』組織黨建刻不容緩。

  而解決好這一問題,關鍵就是要解決指導力量薄弱,黨建人纔缺乏的問題。

  人纔哪裡有?往企業怎麼派?推薦自主擇業軍轉乾部到非公經濟組織任黨建指導員,既拓寬了軍轉乾部就業渠道,發揮優勢,貢獻社會,更加強了非公經濟組織黨建,增強企業凝聚力,推動企業健康發展。

  見縫插針式黨建

  增強企業向心力

  2007年5月20日7時許,佳木斯暢通汽車配件制造有限公司大門口,職工們騎著自行車魚貫而入,但和往常不一樣,橫七豎八亂放的自行車,今天排列的整整齊齊。一個也穿著工服的陌生中年人,微笑著一一幫他們把自行車擺正。

  一個星期後,大家認可了規矩放、方便取的存車法。這人又出現在夜班的車間裡,學習工藝技術,研究物品擺放,了解職工心理。

  一個月後,愛崗敬業,吃苦耐勞的奉獻精神;科技主導,精益求精的創新精神等暢通人的五種精神掛在了公司入口,員工們自發地站在那,一條一條地念。

  怨言多,建議少,領導多,管事少,說得多,乾得少,不會管,不想管,不敢管等六大問題,擺在總經理高文剛案頭。高總從諫如流,立即召開乾部會議,一個一個問題分析,一項一項措施出臺。

  職工乾部的精神頭上來了,公司像換了個樣。

  作為民企黨建指導員,田春江知道,效益是企業的生命,員工整天都在車間忙生產,不可能像在部隊那樣經常上黨課、搞活動,黨建指導員的工作必須圍繞企業效益開展。這裡上黨課只能見縫插針,組織黨員活動也大多在工餘。

  正因為有了這樣的認識,到公司纔幾個月的田春江做了幾件『小事』,卻讓總經理高文剛覺得『漂亮』。

  一車間鑄鋁工段擔負著鋁件的鑄造工藝,共產黨員攻堅克難,技術上有突破,生產中挑大梁。田春江把一塊『共產黨員先鋒崗』的牌子掛在了車間牆上。『人家光榮了,都是黨員,咱差啥?』這一比一問,共產黨員勇當排頭兵的勁就來了。

  有份訂單要的急,平時一個班生產150件,現在要出300件,計件給獎勵也完不成。(上接第一版)為此,二車間主任馬明被總經理批評跑回家。田春江幾次主動找他談心,信譽是企業的生命,關鍵時刻黨員不上誰上,先鋒模范作用怎麼體現。金錢替代不了的思想工作奏效了,馬明精神抖擻的回到車間,帶領大家科學分工,加班加點,保質保量完成工作,年終受到了表揚。

  信譽贏來市場。公司已成為長春一汽、江西五菱、北京福田等8家大企業發動機進排氣管及總成的專業配套企業,目前三班倒還乾不完,新廠房中的新設備已准備就緒,5000萬元的訂單再也難不住他們了。

  如獲至寶的高文剛感慨地說,『最先進的生產力還是黨員』。因工作太忙想乾而乾不了、乾不好的事,都讓田春江辦了。高文剛把自己的黨總支書記『讓給』了田春江,高總外出時,公司就由田書記全權負責。

  見縫插針式的黨建工作,靈活多樣,因企制宜。增強了企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免費品嘗』理論,企業自願『上癮』

  在以經濟效益為中心的非公企業,大多對黨建工作重視不夠,企業主也不願意花一大筆錢來聘用一位黨建指導員。所以,佳木斯市暫時采取補貼的辦法,由政府出資補貼600元,企業負擔300元,一直補貼兩年。

  佳木斯市人事局局長王學忠總結為『免費品嘗』理論。他說,推薦黨建指導員就像推銷產品的免費品嘗。優選的自主擇業軍轉乾部素質高,工資負擔又低,對企業來說是個不小的誘惑。我們先讓企業主免費品嘗,等這些黨建指導員做兩年,對工作入道了,再把補助撤掉,但這時企業已經『上癮』了,離不開他們了,也就心甘情願地掏工資啦!

  佳木斯市三興農業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是一個新興的生物有機肥生產公司,擁有員工120人,黨員十多位,但因為沒有成立黨組織,從大學畢業來公司的幾位預備黨員不能轉正,幾個正式黨員也沒處交黨費。公司想成立一個黨支部,但不知需要哪些手續,也不知報哪裡審批。聽說市裡要推薦自主擇業軍轉乾部到公司任黨建指導員,公司老總韓慶嶺高興壞了:『就是不給補貼,我們也願意請啊!轉業乾部素質高,還不用負擔三險一金,負擔已經夠輕啦!』

  田春江剛去時工資暫由市財政和勞動部門支付,到暢通公司兩個月後,原工作單位長城飯店因為缺少人手,想讓田春江回去。沒有想到高總急了,『田書記不能走,公司已經離不開他了。工資不用你們給了,我們給他開。』田書記的月薪也實現了『兩級跳』。

  搭建一個平臺英雄用武有地

  2006年底,佳木斯市委組織部與軍分區政治部對全市1132家非公有經濟和新社會組織的黨建工作進行了調查,發現已建立黨組織的僅佔13%,近200名黨員處於沒有組織依靠、沒有組織管理、沒有組織生活的『三無』狀態。有的企業主對公務員兼任黨建指導員有抵觸情緒,覺得是來監視自己,剛畢業的大學生又經驗不足,市場經濟條件下,迫切要求非公企業加強黨組織建設與黨建人纔缺乏的矛盾十分突出。

  2001年以來,佳木斯市共接收了303位自主擇業軍轉乾部,他們大多在部隊有過從事基層黨務工作的經歷,近80%的同志有在連以上軍政主官崗位上交替任職的經歷,是不可多得的黨建人纔。派他們去非公企業當黨建指導員,有利於基層鞏固黨的執政地位,促進社會和諧發展,既可以拓寬就業渠道為自主擇業軍轉乾部提供發揮作用的舞臺,又可以解決非公經濟黨建工作人纔匱乏、黨的工作薄弱問題。

  基於這一認識,2007年初,省軍轉辦、自主擇業中心和省軍區轉業辦在年初工作計劃中提出,把自主擇業軍轉乾部推薦到非公有制企業和新社會組織中任黨建指導員,並確立佳木斯市作為試點單位。 2007年7月,佳木斯市委組織部、佳木斯市人事局和佳木斯軍分區政治部等部門聯合成立了工作小組,出臺了《關於選派自主擇業軍轉乾部擔任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指導員的意見》,在全市推開了這項工作。

  向非公經濟推薦黨建指導員是一項創新性的工作,軍地攜手嚴格標准,科學實施。為確保『派出質量、派出形象、派出導向』,軍地有關部門制定了選拔標准,進行了黨建知識、企業管理的系統培訓,召開推薦會,面對面的雙向選擇,實現試用期制,若不滿意,任何一方均可提出,再推再選,直到雙方滿意為止。

  明確責任,發揮作用。黨建指導員通過當好黨的創新理論的宣傳員、企業黨員的管理員、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導員、企業主與員工的聯絡員、民意民生的反饋員,把黨的理論融入到企業文化當中,協調企業主與員工之間的矛盾四十多起,為政府有關部門提出30多條合理化建議,使企業員工真正聽到了黨的聲音,看到了黨的形象,得到了黨的關懷。

  開啟一扇大門,深遠意義初顯

  佳木斯市陸續已有45位自主擇業軍轉乾部被推薦到非公有制企業擔任黨建指導員。雖然也有個別的磨合不好做了再推薦調整,而且磨合、考核及推薦工作仍在繼續,可喜的是有更多的企業向更多的自主擇業軍轉乾部伸出了橄欖枝……非公企業黨建的大門已經開啟。

  通過派黨建指導員,擴大了黨組織的覆蓋面,密切了黨群關系,凝聚了人心,促進了發展。在選派了黨建指導員的企業中,已有百餘名群眾提出入黨申請,有三十幾人已被培養為入黨積極分子。很好的解決了非公企業中有黨員無組織難以發揮作用的問題。通過派黨建指導員,使未建立黨組織的企業建立了黨組織,且廣泛地開展起了黨的活動,使『口袋黨員』、『掛名黨員』找到了心中的家。

  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得到了發揮,80%以上的黨員成為了業務骨乾,一半以上的黨員被企業評為優秀員工。黨建指導員積極為企業主當好『政治參謀』,圍繞企業發展抓黨建,提高了管理水平,促進了和諧,帶動了發展。企業信譽和社會形象大為改觀。

  沒有用戶的投訴,這是對佳木斯農業裝備有限公司『三包』服務的最高獎賞。同時,誠信企業標兵、國家一級農機銷售企業的榮譽更凝聚著公司黨建指導員、三包服務站站長、正團職自主擇業乾部李鴻超的心血。2003年8月,李鴻超自主擇業後,本著在家呆不住,有點事做心裡踏實,能發揮點作用感到心情舒暢的想法,不要職位,不講待遇,來到佳木斯農業裝備有限公司售後三包服務站工作。憑借28年兵旅生活養成的優良傳統和作風,他工作埋頭苦乾、雷厲風行,做事程序分明、精益求精。現在『三包』人員由22人減到7人,但工作量沒減,要求更高。被推薦為黨建指導員後,在他的影響和帶動下,售後三包服務站由『工作稀爛』的局面,變成了公司的一流樣板工程。

  采訪中,省人事廳廳長段餘應說,目前,省委組織部、省人事廳和省軍區政治部正在研究擬定一個關於推薦自主擇業軍轉乾部到非公有制企業和新社會組織中任黨建指導員的管理辦法,將把佳木斯市的做法逐漸在全省推開。沈陽軍區政治部也表示,東北三省軍地正在密切協商,繼而在東北三省部分試點後逐步推開。但新生事物的發展需要呵護。正如佳木斯市委組織部部長馬國鈞所說:推薦自主擇業軍轉乾部到非公企業擔任黨建指導員,方向肯定是正確的,但它畢竟是一個新生事物,在它的發展過程中也必然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要把這個做法長期化、制度化,我們還需要探索,需要努力。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