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12日訊 關鍵詞:沼氣
在自然界中,沼氣的生成是一種古老的生物現象。由於人們最先注意到在湖泊或沼澤中常常有氣泡從水底的污泥中冒出,這些氣體收集起來可以點燃,其實這就是『沼氣』。後來分析研究表明,沼氣是多種微生物在厭氧條件下對有機物質(如秸稈、雜草、人畜糞便、垃圾、污泥等)進行分解代謝的產物,其主要成分是甲烷(50%一70%)和二氧化碳(30%-40%),還有一氧化碳、氫、硫化氫、氧和氮等氣體。
1、黑龍江省已累計建設戶用沼氣池15.35萬個,年產沼氣5619萬立方米,形成年節約和開發4萬噸標煤能力,年經濟效益1.87億元
黑龍江省是農業、林業和畜牧業大省,生物質資源十分豐富,現有農作物秸稈總量5600多萬噸,各類畜禽排泄物總量3億多噸。農作物秸稈等生物質資源60%以上被農民直接燒掉;畜禽糞便未經無害處理就施於農田,既降低了能源利用率,又造成了污染。但這些廢棄物都是制造沼氣的原材料,倘若將它們制成沼氣,既能讓農民增收,又可保護環境。
黑龍江省在上世紀70年代就開始了農村戶用沼氣項目建設,在長期的探索中,人們已逐步嘗到了發展沼氣所帶來的甜頭。林甸縣南崗村村長興奮地告訴記者,他們村已經建成了100棟日光節能溫室、豬捨、廁所和沼氣池『四位一體』的生態家園,每棟50平方米,取得了相當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一是養殖業效益明顯。69棟溫室發展養殖業,飼養家禽3000多只、生豬280多頭,畜禽出欄快,飼養成本低,每頭豬年純收入可達600元,每只雞年純收入可達12元。二是種植效益可觀,有86棟棚室在夏、秋、冬季種植蔬菜,春季每個棚室又能育8畝地稻苗,效益非常可觀。三是節能環保,一個8立方米沼氣池年產的沼氣,可以基本滿足3至4口之家生活用能,每年可節省燃料費250至300元。沼液、沼渣可以用作生產綠色蔬菜的肥料,減少化肥和農藥使用量25%左右。
截至2007年末,黑龍江省已累計建設戶用沼氣池15.35萬個,小型沼氣工程97處,大型沼氣工程11處,年產沼氣5619.15萬立方米,形成年節約和開發4.01萬噸標煤能力,年產沼肥249.74萬噸,年出欄生豬95.05萬頭,年生產綠色蔬菜9.13萬噸,可減少179.52萬千克二氧化硫,78.98萬千克一氧化碳和19.04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年經濟效益1.87億元。

沼氣燈

沼氣灶

沼氣煲

沼氣綜合利用
2、黑龍江冬季寒冷,正常產氣不足8個月,並且氣壓不穩,黑龍江必須走集約化發展的道路,實現沼氣的工業化和商品化
但是沼氣這種新能源在推廣的路途中也並非一帆風順。據東北農業大學的李文哲教授介紹,黑龍江冬季寒冷,正常產氣不足8個月,並且氣壓不穩,影響使用。沼氣供暖也滿足不了需要,因此農民冬季不使用沼氣。冬季沼氣池擱置、凍結,這不但影響第二年使用,而且容易造成沼氣池損壞。如果要滿足冬季室內取暖需求,就需要加大池容和產氣率,但到了夏天沼氣池就會產氣過剩,多餘沼氣只好排入大氣。沼氣中的甲烷是溫室效應氣體,將其排入大氣顯然是不合適的。所以李文哲認為,黑龍江必須走集約化發展的道路。政府集中財力和物力,在先富裕起來的村屯或鄉鎮建設沼氣站,集中生產、集中供氣供熱,建設大規模沼氣工廠,生產甲烷和有機肥,實現沼氣的工業化和商品化。
你現在可能無法想象,不久後的某一天你會像以前使用罐裝煤氣那樣使用罐裝沼氣。2006年,黑龍江省科技廳將『高寒地區沼氣生產工業化試驗』作為全省科技重點攻關項目落戶東北農業大學,李文哲教授就是該項目的負責人。他告訴記者,他們的實驗設備可以讓一噸牛糞產生40立方米沼氣,如果用來發電,能產生60度電。使用不完的沼氣還可進行裝罐銷售,實現沼氣的工業化生產。目前,東北農業大學和北大荒牛業已經達成協議,預計將投資1000萬元聯合建設沼氣工業化示范工程,按工程設計標准,一天將處理牛糞80噸,實現利用沼氣供熱、發電,沼渣生產商品有機肥料的產業化發展。
3、世界上第一臺沼氣火車已經投入使用,沼氣汽車將會越來越多
沼氣除了農用之外,在工業方面也用途廣泛。據李文哲介紹,德國、丹麥、瑞典等國家,把發展大中型沼氣工程作為能源與環保的重要戰略措施,制定了一系列相關政策,促進沼氣高效、高值利用,提昇了沼氣經濟價值。德國目前的大型沼氣工程已經達到3000多座,幾乎全部發電上網。瑞典已經建設了一批沼氣動力汽車加氣站,第一臺沼氣火車已經投入使用。近幾年,日本在逐漸淘汰小型垃圾處理工廠,取而代之的是以縣或市為單位的集約化垃圾處理工廠,垃圾處理工廠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是以生活垃圾為原料的沼氣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