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15日訊(吉星 記者高長利) 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汶川發生7.8級地震。為支援災區恢復生產和災後重建工作,哈工大近日將一批科研成果以課題形式,上報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等部門,以求盡快應用於地震災區。
生命探測與搜索是地震等緊急救援中最重要的問題,先進的技術裝備是提高救助成功率、最大限度減輕人員傷亡的有力保障。哈工大電子與信息技術研究院邱景輝教授主持研發的微波生命探測儀,采用多項關鍵技術,可穿透障礙物識別人體反射信號以及人體產生的微弱生命信號,並運用復雜電磁環境下的電磁波傳播與散射技術,為探測儀工作提供信道支持。同時,運用生命特征電磁信息提取技術,通過處理接收的信號並結合計算機軟件技術,對探測對象顯像,准確對障礙物後面的人體進行定位。
地震等強破壞性災害可能導致通信網絡受損,該校通信技術研究所譚學治教授主持研發的集群自主基站系統,可快速建立指揮通信系統,滿足救災需要。該系統基於原有的集群系統,小型化、車載化設計,不僅可以解決移動建網的問題,而且能夠在沒有地面系統的環境下獨立工作,在非城市環境下,覆蓋半徑10km以上。目前,哈工大已將包括上述兩項科研成果在內的一些科研成果以課題形式,上報國家有關部門,以求盡快應用於抗震救災工作或應對今後可能遭遇的類似突發事件。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