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20日訊 19日,哈爾濱市派出的5人房屋安全鑒定專家組離開彭州市區,開始向下轄鄉鎮推進。19日,專家對彭州市葛仙山鎮八井村現存300餘幢民房進行了安全鑒定。結果表明,當地幾乎所有未倒塌房屋均不具備居住條件。
九成房屋未倒,但已不能居住
由於專家們的工作強度極大,直到昨晚21時,組長姚進和工程師陳春雷纔擠出一點時間接受了記者的采訪,與此同時,其他3個同事還在緊張地統計白天的評估結果。
據姚進介紹,18日他們完成了彭州市區剩餘的61處學校、民房和公共建築房屋安全評估工作,評估總面積逾20萬平方米。昨晨開始深入鄉鎮開展工作。
據了解,彭州市是成都市轄區內除都江堰市以外災情最嚴重的地區。葛仙山鎮位於彭州市中部,距成都60公裡,轄24個行政村,專家們開展工作的八井村是其中的一個。八井村位於平原地帶,絕大部分房屋沒有倒塌。當地的鄉村民房多為平房和二層小樓,磚木結構。由於地處南方,建築的牆體厚度不到北方的1/3,抗震效果極差,昨天他們評估的3萬餘平方米未倒塌民房幾乎全成了危房,已不具備居住條件。
3種人可入災區,對餘震習以為常
專家介紹,目前通往災區的公路均已戒嚴,除搶險人員、防疫人員和房屋安全鑒定人員3種人以外,其餘只出不進。
當地的房屋散落在田野中間,兩幢房屋間距離很遠,專家們背著沈重的儀器設備在房屋間穿行,深入每一座建築的內部鑒定評估。昨天,他們人均評估房屋60幢,一天走的路比以前一個月走的還多。
專家告訴記者,到達第一天晚上,在賓館裡睡覺時,一次較大的餘震把他們都晃醒了,大家一起跑到了院子裡。後來,沒多久他們就對餘震習以為常了,如果是白天,他們會走到室外暫避;晚上,由於極度疲勞,他們都睡得很沈,晃也晃不醒。
為省電基本不與家裡通電話
專家們告訴記者,居住條件比較簡陋,平時只住兩人的房間現在都擠住四五個人,基本生活用水有保障,但不可能洗澡。食品種類也十分有限。最感不便的是缺少電源,他們隨身攜帶的需要充電的各種儀器和手機只能輪流短時間充電,進入山區後,估計充電將變得更加困難。為了節省電源,他們基本不與家裡通電話,最多只每天發條短信報個平安。
後方加強保障,專家後顧無懮
赴四川支援的專家們出發後,專家所在的單位纔了解到其中兩位專家家中的實際困難。為解除他們的後顧之懮,昨天,市房產住宅局相關領導帶隊來到每位專家家中了解情況,對專家們的家屬表示慰問,並成立了『後援保障小組』,與專家們的家屬建立起熱線聯系,並為兩位有實際困難的專家家屬指派了專門的護理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