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手足口病發病高峰在七八月 疾控專家支招咋防范
2008-05-22 17:42:27 來源:東北網  作者:衣曉峰 何璨 杜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5月22日訊 ( 衣曉峰 何璨 記者 杜筱 ) 近來,黑龍江省一些地方陸續出現了手足口病散發病例,據專家預測發病高峰將在七、八月份,衛生廳就此於日前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各地加強防范,嚴格把關,力爭將手足口病患病人數降至最低。省內各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已做好應對本病的應急准備工作。

  那麼,手足口病到底是怎麼回事?其傳播渠道有哪些?如何有效地斬斷其傳染源?就此,記者於今天專門采訪了黑龍江省疾病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所長王開利副主任醫師。

  王開利所長介紹說,手足口病是全球性傳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區均有此病流行的報道。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較常見的傳染病,多發於兒童,尤其3歲以下嬰幼兒多發。大多數患者癥狀輕微,以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疹為主要特征,多數病例經對癥處理後,可在7-10天內康復。只有少數可並發無菌性腦膜炎、腦炎、急性弛緩性麻痺、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個別重癥患兒病情進展快,易發生死亡。

  作為一種兒童傳染病,手足口病全年都可發生,以每年4-9月多見,傳染性強。手足口病的病人和無癥狀的感染者是本病的傳染源。一般可通過患兒接觸過的毛巾、手絹、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內衣等引起傳播;患兒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過飛沫傳播;門診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嚴也可造成感染;被病毒污染的水源、食物等亦可引發傳播。本病目前尚無特異的治療藥物和疫苗,主要以對癥治療為主。

  因為手足口病傳播途徑多,嬰幼兒和兒童普遍易感,做好兒童個人、家庭和托幼機構的衛生是預防本病染的關鍵。從個人的預防方面,主要有如下5條:飯前便後、外出後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給兒童洗手,不要讓孩子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觸患病兒童;看護人員在接觸兒童前、替幼童更換尿布和處理糞便之後均要洗手,並妥善處理污物;嬰幼兒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後應充分清洗;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間,不宜帶兒童到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注意保持家庭環境衛生,居室要經常通風,勤曬衣被;當兒童出現相關癥狀要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

  王開利所長特別提醒說,托幼機構及小學等集體單位更要加強防范,采取行之有效的預防措施。在本病流行季節,教室和宿捨等場所要保持良好通風;每日對玩具、個人衛生用具、餐具等物品清洗消毒;進行清掃或消毒(尤其清掃廁所)時,工作人員應穿戴手套,清洗結束後立即洗手;每日對門把手、樓梯扶手、桌面等物體表面進行擦拭消毒;每日進行晨檢,發現可疑患兒時,要對其采取及時送診、居家休息等措施;對患兒所用的物品要立即進行消毒處理;病兒增多時,要及時向衛生和教育部門報告。根據疫情控制需要,教育和衛生部門可決定采取托幼機構或小學放假等。

  王所長介紹說,今年5月2日,手足口病已被衛生部納入丙類傳染病管理。我省目前在部分地市報告了一些手足口病病例,但臨床癥狀輕,病程較短,預後良好,並均得到及時有效治療,絕大多數患者已痊愈,目前沒有發現重癥和死亡病例。

責任編輯: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