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真情時刻
搜 索
冰城百姓真愛傳遞守望相助深情
2008-05-26 13:51:28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田赫東 鞠紅梅 崔志強 劉洋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四川汶川地震發生後,我市的幾處采血點前來獻血的市民排起了長隊。本報記者 張大巍 攝

  東北網5月26日訊 心系災區,冰城市民愛心在延續。這些天來,在我們的城市裡,一直在上演著一個個讓人感動的愛心傳遞故事,這些故事的主角都是平凡而普通的市民,但是,在不斷傳遞愛心的生動場景中,他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卻超越了平凡,讓人們真實地見證了大愛,構成了都市裡美麗的感人畫卷。

  

  故事1

  省下點滴生活費每天捐助災區

  從汶川大地震發生第二天起,南崗區龍泰社區的募捐登記簿上有一個名字每天都會出現,雖然所捐的錢數從5元至30元不等,但至昨天,13天來從沒有間斷過。這名居民叫韓峰,下崗多年,一直沒有穩定的收入,眼下正處於失業的狀態。家裡的錢都是按天計劃支出的。這些天來,每天傍晚他都准時來到社區募捐箱前,把一天中省下的生活費捐出。他說:『我幫不上大忙,只能每天從吃的、穿的生活費中省下點錢捐出來。』

  平房區建國社區的居民從地震發生起至今一直在踴躍捐款。社區居民段麗華夫妻都是殘疾人,孩子正在上高中,一家人平時生活就很艱難,卻向災區捐了100元錢。社區主任勸說她少捐點吧,留點錢給孩子買點菜吃,但段麗華說,我們全家這個月就算不吃菜,這錢也一定要捐。

  故事2

  社區捐款隊伍排出50多米長

  這段時間,很多居民都通過黨支部、單位、社區等連續捐款,但在樂園社區仍然每天有居民互相詢問:可不可以通過社區捐款?社區工作人員於21日晚在社區內居民樓貼出通知,告知仍希望捐款的居民可以到社區辦公室捐款。讓人想不到的是,22日早晨上班時竟然看到來捐款的居民從地下一層排到了樓道,又排到了院裡,足有50多米長。不但社區的黨員來了,普通居民來了,低保戶、殘疾人也來了,甚至還有即將臨盆的孕婦,大家都在靜靜地耐心等著捐款。工作人員接收捐款時一直被感動得熱淚盈眶。

  故事3

  穿著陳舊老人捐出嶄新衣被

  25日10時許,一位瘦弱的老人拎著兩大包衣物走進市十紅字會,工作人員立即認出了他,原來老人家81歲了,昨天已經來捐過1000元錢了。記者看到這位老人身穿十分陳舊的衣服,帽子、鞋已經看不出本來的顏色了,可是他捐來的8件衣服、8條褲子、1件棉衣、兩條床單、一床棉被、一條毛巾被卻都是嶄新的。老人叫王生運,住在遼河小區,一直獨居,今天是打車來的。

  王運生老人走後,一位身體還算硬朗的老人一腳剛跨進門內,把手裡的200元錢放到工作人員手裡轉身就走。工作人員連忙詢問老人家姓名,老人邊向外走邊說:『就寫「小草」吧。』這樣的老人很多,一位70多歲的老大爺捐了5000元錢,堅持不留姓名。一對老夫妻捐出了6200元錢,姓名填的是『無名氏』。一位七八十歲的老人捐了5000元後,只留下『老黨員』三個字。

  故事4

  在哈轉車旅客

  『補』上一份愛心

  

  23日上午,經緯街232號市紅十字會募捐站。當一位男士大包小裹地走進門時,工作人員還以為他是來捐物品的。後來一問纔知道,原來這位哈爾濱市民剛從濟南探親回來,還要趕乘火車回外縣的家裡,在濟南沒趕上為災區捐款,為了能在第一時間『補』上這份愛心,他不顧旅途勞累,一下火車就直奔市紅十字會,在捐了1000元善款後又匆忙離去。

  幾天來,在市紅十字會,類似的捐款場景時有發生———在北京公出的李先生回哈後第一件事就是來紅十字會捐款,據了解,他在北京時已經通過當地紅十字會捐過款,這次再通過哈爾濱紅十字會向災區捐款1000元。李先生說:『錢不多,只是一名普通哈爾濱市民對災區的一點心意。』82歲的盧大爺身體不好,腿腳不便,但他還是要堅持親自送來對災區的愛心,24日終於等到女兒休息,在女兒的陪同下老人送來了平日積攢的1000元,圓了他多日的心願。80歲的老人於淑芳身在綏棱,身患腦血栓,行動不便,在哈爾濱的兒子特意給她買了輛輪椅寄過去,可不想老人家不要,她非要捐給災區更需要的人,拗不過老人,輪椅又被寄了回來,按老人的要求捐到了市紅十字會……

  故事5

  爸爸前方搶險兒子後方捐款

  24日,在市紅十字會,當把手中的500元錢遞給工作人員時,可愛的小男孩兒一臉自豪,『我爸爸現在就在四川搶險呢。』據了解,孩子的父親在省機動局工作,12日發生地震當天便隨搶修隊緊急開赴災區,以後一直在四川受災最重的廣元市青川搶險救災,現在搶修工作已基本結束,很快就能回家了。孩子的母親說,孩子的父親在災區一線奮戰,遠隔千裡之外的家人也要為災區做點什麼,她已幾次向災區捐款,今天是趁著休息再次領孩子來捐款,『錢不多,這是我們一家人對災區人民能早日重建家園的祝願。』

  24日,一位代孩子捐款的市民竟叫不准孩子的姓名,據她說,她是捐款人的親戚,因為孩子現在隨父母身在保定,而孩子又非要用自己的錢捐款,所以,纔委托她到孩子的姥姥家取出孩子多年積攢的300元零用錢捐給災區。最後經電話核實後捐款人的姓名清楚了,這位小愛心人士名叫奇柏軍,這天是他12歲的生日。

  故事6

  出租車系黃絲帶免費接送捐款人

  從18日開始,我市街頭出現了倒車鏡上系著黃絲帶的出租車,這是『賑災募捐免費乘車』的標志,數日來,有百餘市民乘坐這樣的出租車,前往各募捐點為四川災區捐款。

  為了給捐款市民提供交通上的便利,中聯出租車公司挑選出16名優秀司機,組成這支車隊,並在這16臺出租車的倒鏡上統一系上印有『賑災募捐免費乘車』字樣的黃絲帶,16名的哥還將每個人所知道的紅十字會各募捐現場和地點匯總成一份統計表,人手一份,帶在車上。隊長焦常和說,數日來,他們幫助百餘位找不到捐款點的市民完成了捐款心願,這些捐款市民都將的哥們免收的應付車費一同投進了捐款箱。最令人感動的是,一位坐著輪椅被兒女攙扶到車上的80多歲老太太,她不讓兒女代捐,非要自己親自去。老太太說,捐款要心誠。還有一位市民,扛著200多個新書包,打車要找接收物資的募捐點。

責任編輯:楊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