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長嶺湖風景區荒草遍地乾涸四年亟須補水
2008-05-26 14:00:41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馬秀芬 李天池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5月26日訊 由於農業過度開墾、挖沙、壘建魚塘等一系列人為和自然因素,昔日風景宜人、水豐魚肥的哈爾濱市長嶺湖風景區,已經成了現在乾涸無水、荒草遍地,被養魚塘包圍著的無水之域。

  在『大湖』邊,記者看到兩三米深的凹地,已經長出了青草,依稀的壟溝,還可以看出種過莊稼。湖內到處都是散亂的垃圾。

  新發鎮三場長嶺屯的村民徐寶山告訴記者說,長嶺湖已經乾了4年,種了3年地。他就出生在這裡,幾十年前,這裡還沒有開發時,湖水豐盈,禽鳥翔集,他和村裡的伙伴們天天在這裡游泳、打魚。

  據了解,在2002年左右,長嶺湖被承包給了個人,繼續用來養魚。當時的長嶺湖只是水瘦,卻仍是遠近聞名的垂釣旅游度假地。

  徐寶山說:『現在水都沒了,誰還來這裡度假啊!』

  記者在長嶺湖周圍看到,湖堤的北邊高坡有許多臨湖而建的紅頂白牆的度假村,有的已經建好,還有建了一半就停工的。在湖堤南岸還有幾家飯店。

  一家飯店老板告訴記者,在長嶺湖沒乾涸時,來這裡的游人很多,生意也很好;湖乾後,游客也沒了,生意慘淡經營。

  哈爾濱市專顧委委員曾昭漢一直致力於長嶺湖生態環境的拯救並做過細致調查。據了解,在900多年前的金代,長嶺湖就有村落。而長嶺湖及周圍地區,則是金兀術的屯兵地和練兵場。

  曾昭漢說,長嶺湖風景區是道裡區西部生態旅游板塊的發展區域,開發建設這一風景名勝區不但能帶動群力新區、顧鄉新區、空港園區等地區發展,且可為哈爾濱發展旅游業、振興經濟起到重要作用。他呼吁說:『長嶺湖900多年的歷史不能在我們這一代終結。』

  此間,很多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曾多次呼吁保護長嶺湖,但是,由於長嶺湖一直借用萬家泵站從松花江補水,松花江水位下降導致水渠乾涸,以及萬家泵站的停用,長嶺湖注水問題卻始終未能得到解決。

  日前,長嶺湖水產養殖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恢復長嶺湖面臨最大的問題是水源。他告訴記者,恢復長嶺湖的方案目前還沒有確定,要經過道裡區、哈市林業和水利等部門商討,以及專家的論證後,纔能做出最後的實施方案。

  長嶺湖已乾涸四年。據有關部門估算,原來湖裡還有水時,每年花二十幾萬元就可以維持湖水的正常水位,而現在的枯湖,要是進行補水並達到正常水位,則需要幾百萬元。而一旦錯過了這個時機,當濕地環境徹底因人為因素而改變,到時再想補救,成本會更大,而且有些損失是無法彌補的。因此,搶救性恢復長嶺湖刻不容緩,行動越早損失越小。

  哈爾濱市林業局野生動植物管理處李景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長嶺湖歷史悠久,其生態功能涉及到哈市的氣候、風沙穩定等一系列環境問題,因此恢復利用長嶺湖對哈市生態環境極為重要。目前,長嶺湖已被納入到環哈爾濱都市生態功能圈規劃項目建設中。

  相關專家認為,給長嶺湖補水目前是當務之急,但立法保護纔是根本。抓緊啟動對濕地中心區域、規劃控制區范圍內的問題進行綜合整治;對不符合風景區規劃的建築物、地面附著物該拆的拆,該遷的遷,消除污染源,淨化環境。同時,積極開展退耕還林、還草、還濕的補救工作,還長嶺湖風景名勝區自然本色。

  

  幾年前,長嶺湖變成了耕地,如今長嶺湖仍然是一片乾涸。記者蘇強攝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