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每天有大量俄羅斯游客入境。劉鑫攝
東北網5月30日訊 1~4月,綏芬河口岸進出口業務呈現穩步增長態勢,各項業務指標均創歷史同期最高水平。據海關統計,綏芬河口岸共監管貨物353.9萬噸,貨值7.88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分別增長13.9%、8.3%;其中進口貨物332.2萬噸,增長13.8%,佔全省口岸進口76%;出口貨物21.7萬噸,分別增長15.1%;監管運輸工具14.3萬輛次,同比增長14.8%;監管出入境人員48.8萬人次,同比增長72.1%。
邊境小額貿易佔據主導。邊境小額貿易值為5.83億美元,增長33.7%,佔口岸貿易總值的74%;一般貿易進出口9998萬美元,增長1.3倍,佔比為12.7%;加工貿易進出口5167萬美元,增長69.7%。
對俄貿易一枝獨秀。貿易值7.86億美元,增長8.2%,佔口岸貿易總值的99.7%。對白俄羅斯貿易值為107萬美元,躍居口岸第二大貿易伙伴。
私營企業為進出口主力軍。貿易值為7億美元,增長4.4%,佔口岸貿易總值的89%。三資企業進出口4897萬美元,增長94.9%;國有企業進出口3643萬美元,增長18.6%;集體企業出口118萬美元,增長1.4倍。
原木、化肥和鐵礦砂為口岸主要進口商品。進口值分別為3.66億美元、1.09億美元和4822萬美元,其中,原木和化肥分別增長44%和8.4%,鐵礦砂去年同期無進口,進口值為去年全年進口值的1.28倍。機電產品、服裝、果菜和鞋類為口岸主要出口商品。出口值分別為5078萬美元、4447萬美元、2121萬美元和2103萬美元。其中,機電產品、服裝分別下降41.5%和62.9%;果菜和鞋類分別增長25.4%和2.5倍。
年初以來,投入使用的綏芬河海關智能通關管理系統為提高口岸通關效率提供了強大科技支橕,實現了海關監管由人工操作轉向依托現代科技。同時,為迎接北京奧運會,進一步簡化旅客進出境申報手續,自2月1日起在鐵路、公路口岸旅檢通道實行了『紅綠通道』制度。對於沒有攜帶需要向海關申報物品的進出境旅客,無需填寫《申報單》,可選擇『綠色通道』徑直通關;攜帶有需要申報物品的旅客則必須填寫新版《申報單》並選擇『紅色通道』通關。新的申報制度執行以來,配合綏芬河海關正在實行的『客』、『貨』分流的通關模式,大大方便綏芬河進出境旅客,提高了通關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