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30日訊 日前,哈爾濱市一些不法商販,利用國家出臺『限塑令』時機,大肆囤積塑料袋,試圖在限塑後大賺一筆。香坊區執法局執法人員經過近一周的調查取證後,在哈爾濱市公安局保衛支隊的配合下,在香坊區黎明大市場附近將這一倒賣塑料袋團伙取締,現場沒收三無塑料袋兩萬餘個。
20日10時許,香坊區立匯美羅灣小區居民李先生向執法部門反映,20日7時許,他在香坊區黎明大市場附近買菜時發現一名騎摩托車的男子向菜農兜售三無塑料袋。執法人員隨即向周邊的群眾進行了調查取證,發現該男子兜售的塑料袋無廠名廠址、生產日期屬於三無產品,塑料袋質量粗糙,稍稍用力就會變形。
在市公安局保衛支隊乾警的配合下,執法人員經過一周的調查取證,最終鎖定了以『綠襯衫』為老板的5人團伙。除『綠襯衫』向哈爾濱市周邊小塑料廠大量回收積壓塑料袋外,其他4人都為上門送貨的『業務員』。29日上午,正當『綠襯衫』在香坊大街與橫道街交叉口為『業務員』下發塑料袋、名片及分配工作時,執法人員現場收繳三種塑料袋兩萬餘個。五人因涉嫌無證經營被帶回做進一步調查。
執法人員調查後得知,『綠襯衫』姓姜,41歲,是山東來哈務工人員。今年聽到國家出臺『限塑令』後就感覺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拿出3000元錢投資,並僱傭了四名『拉腳』司機當其業務員,以每送一次塑料袋10元錢作為報酬組建了其所謂的『塑料袋快遞公司』,短短半個月姜某獲利4000元。由於姜某無證經營三無塑料袋,執法人員依據《哈爾濱市工商管理條例》對其作出了依法取締並處罰款的決定。
執法人員提醒市民,一些小廠子為了節約成本,采用在回收站回收廢舊塑料瓶、塑料制品的方式取得塑料原材料,不經過任何去菌、消毒處理。直接把塑料制品放入轉化機中制成塑料顆粒狀的塑料原粒,而塑料袋就是通過塑料原粒拉伸而成。這些劣質塑料袋嚴重威脅人們健康,希望廣大市民不要使用和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