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31日訊 我省首次原糧衛生狀況專項調查於近日完成。此次調查的品種為2007年收獲的稻谷和玉米。按照國家規定,兩個品種共檢驗13項衛生指標,其中稻谷10項、玉米3項。結果表明,我省生產的稻谷和玉米衛生狀況良好。稻谷10項衛生指標綜合合格率為99.9%;玉米3項衛生指標綜合合格率為100%。但檢查中也發現,稻谷中的汞、玉米中的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和赤霉烯酮檢出率都很高。相關專家認為,這應引起重視。
據黑龍江國家糧食質量監測中心、省糧油衛生檢驗監測站主任徐向穎介紹,我省這次調查的樣品數量共1200份,其中稻谷和玉米各600份。采樣地域涵蓋除大興安嶺地區外的全省12個地(市)、57個稻谷和玉米主產縣。
依據國家糧食衛生標准,檢測人員對兩個品種的霉菌毒素、重金屬、有機磷、有機氯農藥殘留等四大類13項衛生指標進行了檢驗。結果發現,我省2007年收獲的稻谷和玉米衛生狀況都比較好,未檢出黃曲霉毒素B1,農藥殘留檢出率也不高。但稻谷中鎘、鉛、無機砷、汞等四項重金屬均有檢出,其中汞的檢出率較高,為32.3%。;玉米中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和赤霉烯酮兩項檢出率都很高,分別為83%和94.5%。
相關專家認為,調查結果表明我省生產的糧食質量好、安全性高。但稻谷中汞的檢出率較高則提醒我們,要注意防范環境污染。
責任編輯:邱士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