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高仿文物』,承載文化記憶的時尚新寵
2008-06-01 07:33:14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馬曉雪 孫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6月1日訊 一說到『仿』,似乎就有『假』的感受,甚至隱隱透出『劣』的擔懮,因此,一提到『高仿』一些人似乎就順理成章地理解為『更高水平的假貨』,實際上並非如此。所謂高仿,是指從藝術品制作的基本材料開始,嚴格按照原作的各種要求數據等進行高度一致的仿制。它不同於人們常說的贗品,贗品是故意隱瞞其仿制身份的仿制品,對外就稱是真品。而高仿品,是以保護和傳承藝術品精粹為目的的一種仿真度很高的仿制品,它對外並不隱瞞自己的仿制品身份。由於高仿本身都是為數較少的精品,所以一直是很多收藏人士的關注焦點。

  近來,『高仿』藝術品明顯的文化特征和收藏價值漸漸受到許多時尚人士的青睞,成為家庭裝修、裝飾的新寵。

  追求個性,轉戰古玩市場選『高仿』

  在計算機公司工作的的吳剛,正在收拾新房,在選購新房的裝飾品時,他和女友並沒有一頭鑽進各類家居城,而是在大大小小的古玩市場轉了起來。為了突出自己個性化的裝修風格,他們決定選購幾款『高仿』藝術品,為自己的小家平添點『酷』味。精挑細選,他們將仿明成化的『青花八卦飛鶴葫蘆瓶』和仿春秋時期的青銅器搬回了自己現代味濃郁的小家,稱要創造一種飛越時空的『混搭』風格。

  據了解,在哈爾濱市的幾家古玩城,象吳剛這樣的顧客近來著實不少,他們大多數都是專門選購『高仿』藝術品作為家裡獨特的裝飾。記者從某古玩城了解到,進入4月份以來,『高仿』走勢十分看好,最多時,40%的成交額都被『高仿』佔據。而購買者並非藏圈裡的老面孔,基本上是一些專門為家裝而來的新顧客。其中多數都是30歲以下的年輕人和45歲以上的中年人。看到自己中意的『高仿』,他們並不急於了解作品背後的故事,而是不斷揣摩與家中的裝修風格是否吻合。在他們眼裡,泛著幽暗綠色的青銅器和略帶斑駁的佛造像都折射著酷酷的元素化風格,而古代名家的字畫『高仿』則具有典型的『中國風』,這些『高仿』凸顯出的個性化特征,遠遠超過一件現代派家具。

  追求品質,家裝預留『高仿』空間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裝修的費用一直在不斷攀昇。有調查顯示,近年來,哈爾濱市居民家庭裝修的費用大約上昇了30%,其中,上昇比例最高的竟是裝飾部分,越來越多的家庭將房屋的裝飾作為家庭裝修的重頭戲。

  在客廳、臥室掛上一幅心儀的書畫,顯然是傳統的裝飾方法,但如果你懸掛的是齊白石、李可染的『高仿』作品,或是陳逸飛、吳冠中的油畫『高仿』,恐怕比懸掛一幅價值不菲的裝飾畫要有品位得多。在一些時尚人士的選擇中,家裝中的品牌要求直接關系到整個家裝的效果和質量。因此,在裝修預算上,他們的裝飾預算空間極大,這也為『高仿』登堂入室提供了經濟條件。

  記者從古玩市場了解到,目前,一幅古字畫『高仿』的價格按照作者、作品和仿制水平通常在700、800元至數千元不等,一件仿明清『高仿』瓷器價格多在千元甚至上萬。但目前高端的工藝品和裝飾品,其價格基本在2000元、3000元左右。但仍然有不少人寧願選擇『高仿』。他們稱:雖然是『高仿』,但卻是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推廣和傳承,沒有比這種品牌效應更到位,品牌價值更長久的了,且『高仿』突出的效果遠遠要超過一件普通工藝品。

  追求底蘊,『高仿』提昇文化氛圍

  近幾年,追求文化氛圍,成為許多家庭裝修、裝飾的主體風格。人們不再停留在實用、整潔、美觀的簡單要求上,而是希望每個細節突出自己的文化品味和底蘊,而承載著歷史和文化的『高仿』無疑是最佳的選擇之一。

  青花瓷,作為中國歷史上最有代表性的瓷器種類,歷來受到文人墨客的喜愛,恰到好處的留白和構圖神巧的圖案都傳達出悠遠的意境。仿元代『青花三顧茅廬罐』色澤濃艷,運筆粗獷有力。仿明成化『青花八卦飛鶴葫蘆瓶』色澤淡雅柔和,其繪畫給人清新淡雅之美。仿清康熙『海水異獸紋洗口瓶』色澤青翠欲滴,濃淡相宜,這些都是古玩市場中走勢極好的『高仿』藝術品。

  記者在市場發現,一些古籍善本、古硯、古石雕的『高仿』也格外受歡迎。據一些業戶介紹:這類『高仿』由於收藏者少、了解的人少,所以在收藏圈裡一直問津者較少。如今不同,一些人雖然對這類收藏了解不多,但仍然專門購買這類『高仿』裝飾家裡的書櫃和書桌等,其中的『文化』特征應該是它最受歡迎的要素。

  『家裝的文化特征就是這個家庭的文化』,在外企工作的瞿小姐這樣總結自己的裝修原則。她剛剛裝修好的公寓,因濃郁的唐宋風格被朋友們形象地稱為『夢回唐朝』。其中,她大量的運用了仿唐宋書畫、瓷器、玉器等,營造出唐宋奢華、開放的風格。她對自己選擇『高仿』作為主裝飾,格外滿意。

  追求昇值,投資『高仿』一箭雙雕

  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選擇『高仿』不但效果突出,而且也是一種投資的新嘗試。據一些收藏界人士介紹,文物的高仿品自古就具有很高的昇值空間,許多高仿品也將成為真正的藝術品。比如王羲之的《蘭亭序》歷代都沒有見過真跡,能看到的只有褚遂良、懷素等人的摹本。還有歷史上的許多文物均是以復制形式發展和傳播,如今這些也都成為了文物,並冠以唐仿、宋仿、明仿、清仿,就連民國仿的現在也一樣值錢。

  實際上,在國外,收藏高仿真品早已是公認的—種藝術品收藏形式,國際上各大博物館和著名私人收藏家也都有收藏復制品的傳統。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收藏界玩家告訴記者,高仿真仿制品的藝術價值,是由原作的神聖、難以接近和高仿真品逼真的制作工藝來決定的。即便對於用作商品出售的手工高仿品,故宮的畫師在臨摹時通常一年也只能畫一兩幅,這些作品在出售時可以賣到1萬元左右。

  以書畫為例,2005年6月,在嘉德四季的拍賣會上,一幅珂羅版的吳冠中的《古韻新腔》,由吳冠中親筆簽名,並限量120張。其中的第37號,拍了4萬多元。而就記者了解,由吳老簽名的珂羅版畫,1999年在琉璃廠只賣5000元,6年時間,漲了7倍。昇值的空間巨大。因此,很多人都將『高仿』作為自己家裝的重要『選材』,希望不但可以賞心悅目更可以昇值投資。

  追求唯一,

  『高仿』家具改出新貌

  由於目前的家居市場飾品種類有限,幾家懸掛相同的裝飾畫和擺放同樣的工藝品時有發生。對於追求天下無雙的時尚人士來說,這是絕對不可想象的。為了真正保證自己家居用品的唯一,不少人開始嘗試著改造舊家具,通過DIY的方式讓早已落伍的舊家具成為唯一的新品。其中,一些『高仿』家具以其古色古香、色澤凝重,成為不少年輕人熱衷改造的對象。

  廣告專業畢業的劉麗買了一套30多米的公寓,她跑了多家古玩城買回來一張深紅色的仿清躺椅,她自己動手將其噴上了閃閃放光的金屬色,並在上面大膽進行手繪,如今,躺椅不但顯得格外時尚,而且亦古亦今,中西合璧,受到周圍朋友的稱贊。

  英琦是一名高中美術老師,今年8月,他就要和相戀5年的戀人步入結婚的殿堂。為了送給新娘一份特殊的禮物,他走遍了哈爾濱市的古玩市場,終於找到了一個仿明代紅木梳妝臺。他將臺身和抽屜進行了改造,並訂做了與之相配套的古典鼠標墊,將這個『高仿』家具變成了一款現代氣息與古典韻味相結合的電腦桌,仿佛一臺穿越時空的時間機器,奢華而又神秘,令未婚妻驚喜不已。

  記者還了解到,很多已經較少見的老物件也成了改造的對象。用『圓鼓』手繪圖案再改造成茶幾,用簸箕改造成書報筐,用老燈罩改裝成水果籃等,這些標新立異,新鮮獨特的創意都讓這些塵封多年的老物件煥發了新的青春。

責任編輯:邱士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