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2日訊 題:用內涵和品位打造『第一印象』———國內外專家暢談冰城發展,把脈《印象·哈爾濱規劃》
5月30日和31日,《印象·哈爾濱規劃》國際研討會在哈爾濱舉辦。來自海內外的17位規劃專家和學者,在肯定哈爾濱市規劃成果的基礎上,對哈爾濱的明天應該怎樣發展、哈爾濱印象應該如何體現等,進行了研討,為《印象·哈爾濱規劃》把脈。
冰雪旅游提昇『品牌印象』
中國工程院院士鄒德慈:哈爾濱已經進入了新的歷史時期,不能再以制造業、工業作為這個城市的基礎了。哈爾濱應該著重發展現代服務業、文化產業、旅游產業等。規劃要給哈爾濱創造旅游的條件,不斷地吸引旅游、吸引游客。
中國建築學會秘書長周暢:『哈爾濱冰雪節』,現在已被全國乃至全世界所認識,很多的旅游資源都是衝著它們來的,所以它對於旅游資源的挖掘和發展具有很大的意義,並且已經形成了自己的品牌。
中國文化大學市政暨環境規劃學系(臺灣)主任陳明竺:我覺得滑雪產業真的很重要,臺灣人喜歡去日本、韓國看雪,我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臺灣人到哈爾濱來看雪、滑雪。冰雕、雪雕很多地方可以看,但滑雪他們一定來。通過旅游經濟發展服務業,讓人一提到滑雪、冰雪就會想到哈爾濱。
傳承歷史創新『文化名城』
北京新都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孫成仁博士:哈爾濱在近期的重點規劃項目裡面首先就強調了一期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項目,作為一個印象重點突出出來,強調了哈爾濱的特色。
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築學院教授郭恩章:城市和建築的本身就是一部歷史教科書,是史書。所以現在我覺得要研究和挖掘我們本土文化的底蘊,去研究民族和地域文化的傳統,我們抓住優秀文化傳統的精髓,然後在這個基礎上傳承,然後再去創新。
美國易道公司亞洲區總裁喬全生(美):哈爾濱有非常好的歷史資源、文化資源、生態資源,但是今天我們談到哈爾濱印象,不應該是強化哈爾濱過去的印象,而是應該怎麼樣去創造哈爾濱未來的印象。
科技資源激發『城市活力』
北京大學城市與區域規劃系主任呂斌:歐洲很多的城市把一些傳統的產業,跟現代的設計結合起來,變成一種創意性的產業。哈爾濱在這一點上有很大潛力,這裡面也包括很優秀的高校,有很多高端的人纔,把這些跟自己城市的活力和創意性結合起來,纔能發掘哈爾濱的城市魅力。
中國建築學會秘書長周暢:哈爾濱的高校、科研在整個東北地區來說處於領先的地位,有非常著名的高等院校,有科學技術作為依托,也有非常堅強的文化依托、科技依托。哈爾濱在對外交流和發展的過程中,可以緊緊依托科技的優勢來打造新的城市形象。
空間優勢打造國際航空港
中國文化大學市政暨環境規劃學系(臺灣)主任陳明竺:我覺得哈爾濱有點像北美洲的溫哥華,要爭取把這個地方變成一個路口,起碼是貨運的路口。先從貨運的路口開始,把在平面上失去的在空中找回來,把哈爾濱變成航空貨運新的門戶。哈爾濱最適合發展航空,有點像是休斯敦,一定要擺在優勢地位。
市規劃局愈濱洋局長:《印象·哈爾濱規劃》通過構建具有戰略高度和目標可行的城市形象識別系統,創造良好的城市精神和城市文化。以『繼承北方冰雪文化底蘊,發展國際城市活力,體現東北亞經貿中心精神氣質,展現歐域城市神韻』為理想,以打造『冰城夏都、濱水麗都、魅力之都』為總目標,塑造哈爾濱的未來城市形象。在聽取專家意見的基礎上,下一步,市規劃局將對《印象·哈爾濱規劃》進一步完善,使其更具科學性和可操作性。